第6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
三、學生口述學習本課的收獲。由學生說出,并有兩名學生板演。
四.教師反饋與點撥、師生小結。
進一步對本節(jié)重點、難點內容進行剖析:
1.青銅藝術的含義:主要指的是夏商周青銅器造型及青銅器上的花紋。
2.正確理解“青銅文明”這一概念:
(1)青銅時代:它是指制造和使用青銅工具、用器、兵器為主的人類物質文化階段,這種分期法主要用于考古學,它介于“銅石并用時代”和鐵器時代之間。我國青銅時代經(jīng)歷夏、商、西周、春秋和戰(zhàn)國,大約15XX年。其中商和西周是青銅器繁盛時代。青銅器是人類技術史上的巨大飛躍,表明人類利用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2)青銅文明:青銅文明它不是青銅器,也不是青銅制造業(yè),它是青銅時代人們所制造的物質文化,所以稱為“青銅文化”。
五.學生回頭看(根據(jù)情況有重點的看書或背誦)
六.當堂達標(小組交換矯正、評價)
(一)選擇題
1.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是( )
a、商朝 b、西周 c、夏朝 d、堯舜禹時期
2.下列哪一個不是“三星堆”文化的青銅器代表( )
a、青銅面具 b、大型青銅立人像 c、司母戊鼎 d、青銅神樹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瓷器的國家 b、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c、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蔬菜的國家 d、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青銅器文明主要包括夏、商、西周三個朝代 b、“五谷”農作物,商周已經(jīng)齊備
c、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是四羊方尊 d、青銅神樹是“三星堆”文化的代表
(二)簡答題
1.我國青銅文化燦爛時期是什么時候?最著名的兩件青銅器是什么?
2.與商周同時,在成都平原盛行著什么文化?青銅器主要類型有哪些?
3.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瓷器的國家是哪個?
4.我國的青銅文明時期主要包括哪幾個朝代?
七、分層作業(yè)
a、鞏固本課所學的知識。(全體學生)
b:小制作:用橡皮泥或膠泥,模仿商周青銅器做一件器物。(非計算機輔助教學班)
c:1999年中國以中國政府的名義送給聯(lián)合國一個世紀寶鼎;在XX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全國56個民族的代表把自己家鄉(xiāng)的土,都倒在同一個鼎里,寓意56個民族是一家,永不分離。在中國的成語中有“一言九鼎”、“問鼎中原”的說法。為什么中國人從古到今,都這么重視鼎?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查閱資料,并結合上述材料,合作寫出小論文,闡述自己的觀點。(計算機輔助教學班)
d:預習作業(yè):(全體學生)
掌握以下內容:東周分為哪兩個時期,這一時期由哪些著名霸主,著名戰(zhàn)役有哪些,這兩個時期戰(zhàn)役的性質有什么不同,戰(zhàn)國七雄是哪七個。關于這一時期的成語故事你知道多少,能口述出來嗎?
板書設計
6、燦爛的青銅文明
陶瓷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