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燦爛的青銅文明》導學案
──
燦爛時期
種類更加豐富
──
師:你印象最深的、商周時代的兩件青銅器是什么?請在課本28頁最下面寫出來。(學生寫,教師板書強調司母戊鼎這四個字的寫法)。
師:說到這司母戊鼎,那可是舉世聞名!請看紀錄片并思考,回答下列問題。(播放《司母戊大方鼎》)
師提問:司母戊鼎時間?世界地位?司母戊鼎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生根據看到的視頻內容回答)
師:我再給大家推薦一個值得游歷的地方,這兒有舉世聞名的獨特青銅文化,它可是帶有異域風情呢!
b.推薦旅游第二站:四川成都三星堆博物館
推薦理由:異域風情的青銅文化博物館
師:當前有熱播的一部電視劇《盜墓筆記》,請看片段(播放《盜墓筆記》中關于“三星堆”的簡短部分)
師:拋卻電視劇虛構的成分,請你從名稱、發現地點、典型出土物品等方面來介紹一下這一獨特的青銅文化。(以小組為單位探討交流2分鐘,并推選本組的代言人。)
生:從各個角度介紹三星堆文化。
師:青銅制造業是我國夏商周奴隸制文明的典型代表,那這一時期的青銅制造業有什么特點呢?請根據材料回答。(出示文字材料)
生:回答(工藝高超、品種繁多、應用普遍、分布廣泛等等)
師:除了青銅鑄造外,夏商周還有那些手工行業呢?請看圖片(出示商周時期的瓷器、玉器等一組圖片)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商周時期還有那些手工業比較發達和興盛?這些行業的發展水平怎樣?(學生回答)
師:手工業的發達是以農業的發展為前提和基礎的,夏商周是以農為主的社會,農牧業已相當的發達。請你結合教材第27頁倒數第二段大字來說說當時農牧業發達的表現。(學生回答)
師:農業發展的原因之一就是生產工具的進步。大家想一想在原始社會人類普遍使用的是什么工具?青銅工具與之相比有什么優點呢?
生:石器。青銅工具要比石器堅硬、輕便、鋒利……
師:人類進入青銅時代的確是巨大的進步。既然夏商周時期,我國的農業、手工業、畜牧業和商業都很發達,為什么要以“青銅”作為當時文明的象征呢?
生:分組討論,回答。
師:青銅文明不僅突出表現在銅器制作工藝上,還表現在手工業、農業和畜牧業發展的方方面面。有學者把人類歷史劃分石器時代、金石并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青銅時代就是人類使用青銅器制作生產工具、武器生活用具的物質文化階段。而在這個時代人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成果便稱作“青銅文明”。我國夏、商、西周時期正處于青銅時代,處于奴隸社會發展階段。此時創造的物質文化成就突出,豐富多彩。因而,我們把這一時期文明稱之為“燦爛的青銅文明”。
第二板塊 奴隸命運的悲慘
師:夏商周時代的農業、手工業和畜牧業生產中大量的使用奴隸,那當時奴隸的生活和命運如何呢?請看圖片和文字材料。(出示戴枷鎖的奴隸陶俑、殉葬的奴隸遺骸等圖片,出示安陽商王大墓的文字史料)
師:請再看以下幾位同學的課本劇表演。(學生根據查閱到的資料自行安排角色和臺詞)
學生:表演劇目一《奴隸的一天》和劇目二《買賣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