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
教學目的:掌握移項法則,并能利用移項法則準確
迅速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重點:移項法則
教學難點 :通過引例歸納移項法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叫等式的性質?
2、什么叫方程?
二、新課:
導語 :從這節課開始學習和研究,在沒有具體學習之前,我們先來通過簡單的例子引入一種重要的變形,請同學們先看下面的例子:
解方程①x-7=5
②7x=6x-4
學生敘述,教師板書:
解:①x-7=5 ②7x=6x-4
x-7+7=5+7 7x-6x =6x-6x-4
x=5+7 7x-6x =-4
x=12 x=-4
導語 :
剛才我們在解方程過程中,有兩組重要的等式:它們是(教師出示小黑板上的兩組等式)
x-7=5 ① 7x =6x –4 ③
x=5+7 ② 7x-6x =-4 ④
下面我們來分析和研究這兩組等式,先請同學們觀察第一組等式,思考下面的問題:
⑴由等式①變形到等式②的根據是什么?
⑵由等式①變形到等式②哪幾項的位置明顯沒有變化?哪一項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已知項-7變化前在方程的哪一邊?變化后在方程的哪一邊?
⑶請同學們再仔細觀察一下這組等式?已知項-7除去位置發生了變化外,還有沒有其它變化?是怎樣變化的?
教師小結:由上面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已知項-7不僅位置發生了變化,而且符號也發生了變化。
⑷請一位同學再完整地說一下由等式①變形到等式②,已知項-7是怎樣變化的?
導語 :我們再來觀察第二組等式,請同學們想一想由等式③變形到等式④是否也有類似的變化?哪位同學說一說未知項6x是怎樣變化的?請一位同學再完整地說一下這兩組等式中的已知項-7和未知項6x是怎樣變化的?
教師導語 :我們把這兩種變形都叫做移項,請一位同學總結一下,什么叫移項?(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移項的定義:把方程的某項改變符號后,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的變形叫做移項。
下面我們來熟悉一下移項的定義:
⑴移項定義中“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是指哪兩種移動方式?
教師小結:未知項常常移到方程的左邊,常數項常常移到方程的右邊,
⑵在移項時要特別注意什么的變化?
三、下面我們利用移項來解方程
例1、利用移項解下列方程,并寫出檢驗:
3x-3=2x-6
分析:請同學們觀察這個方程,為了求得未知數x我們應如何移項(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解:移項,得 3x-2x=-6+3
合并同類項,得 x=-3
檢驗:把x=-3代入方程的左邊和右邊:
左邊=3×(-3)-3=-9-3=-12
右邊=2×(-3)-6=-6-6=-12
∵左邊=右邊
∴x=-3是原方程的解
解題小結:
1、突出用移項解方程的優越性。
2、歸納目前解方程的兩個步驟。
例2下面的變形對不對?如果不對?錯在哪里?應當怎樣改正?(投影片上)
①從等式5x=4x+8,得到5x-4x=8
②從等式7+x=13,得到x=13-7
③從等式3x-2=x+1,得到3x-x=1+2
④從等式8x=7x-2,得到8x+7x=2
⑤從等式-3+4x=5x+3-2x,得到4x-3=5x-2x+3
解題小結:⑴由①—④小題強調移項要變號。
⑵由⑤小題歸納移項與在方程的一邊交換項的位置有本質的區別。
四、學生練習:P194 2T,1T, 3T。
五、課堂小結:①移項法則及注意的問題
②目前解方程的兩個步聚
六、課堂作業 :P205 1T ①—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