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1)
三、全班討論疑難問題。
四、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進一步加深對詩詞的理解。
對聯六副
教學目的:
一、了解關于對聯的常識。
二、理解每副對聯的含義。
三、熟讀成誦,并從生活中積累。
教學步驟:
一、課前布置預習,結合注解理解每副對聯的含義,并做到熟讀成誦。
二、賽一賽。規則:老師說上聯,學生答下聯或老師說出對聯內容,學生給以解釋。看哪一組的同學答得又快又好,并給予獎勵。
三、在理解熟記的基礎上,通過教師點撥,了解對聯這一文學樣式的主要特點。
明確:對聯在語言形式上的特點:①對聯的數字不限。
②上下聯的字數必須相等,能完全對稱。
③上下聯的語句結構相同,詞性相同。
④上下聯相對應的字平仄相對。
⑤對聯的修辭技巧與詩文的對偶句修辭相似,但又別具特色。
四、從生活中收集對聯,并嘗試為自家或班級擬一副對聯,然后在班上交流,互相評改。
[資料整合平臺]
以下較通俗易懂的對聯可供學生積累:
1.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
2.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3.爆竹聲聲辭舊歲,梅花朵朵迎新春。
4.鴻是江邊鳥,蠶為天下蟲。
[綜合性學習指導]
寫作
本單元寫作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找“米”,豐富寫作源泉。我們可從以下步驟進行教學:
一、學生自學寫作短文,并談談學習收獲。
明確:要從生活中獲得豐富的寫作材料,必須做到“四多”,即:多留心、多觀察、多思考、多積累。
二、引導學生回顧學過的課文,讓學生說說:哪些文章給了你啟示,讓你明白了如何從生活中找“米”?
三、推薦寫作水平較高的同學,介紹自己積累寫作素材的經驗,通過交流提高全體同學的寫作興趣,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四、給出作文題“美的瞬間”,口頭描述自己的寫作設想,給予評價。
提示: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現在那靈動的一瞬間。人的一個表情、一個舉動,自然界的一聲鳥鳴、一片云彩,有時具有令人心動、讓人回味的美。
1.可以寫人的行為美、心靈美,也可以寫一種自然景色的美。
2.文章是鏡頭式的,要寫得短小精悍;但“瞬間”人或景物所呈現的美的情態要寫具體、寫細致。(即:第一,寫作此文不必像寫一般記敘文那樣,人、事、時、地各種要素俱全,記敘得十分完整;第二,入題要快,要很快切入所寫中心;第三,“瞬間”人或景物所呈現的美的情態要寫具體、寫細致,寫完即收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