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1)
提示:旬日:十天。虛詞:“以”:因為,因此。
(六)分組討論,欣賞分析。
1.請同學們試一試用現代漢語翻譯這篇短文。
2.先猜后討論,再明確如下詞語:“之”“其”“謂”“傍不肯”等。
(七)師生互動,共同解疑。
提示:學生向學生發問,學生答不出,再向老師發問;師生討論共同解決所有疑難,達到理解欣賞的目的。
(八)請同學們再朗讀一遍課文,想一想“歲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還可以有哪些消滅“子方蟲”的方法,比較起來,哪一種最合乎“綠色環保”理念。“傍不肯”制服了“子方蟲”使農業生產獲得大豐收,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明確:如何有效地保護自然環境,積極開展生物防治,充分發揮某些農作物害蟲天敵的作用,是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促進農業增產、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措施。
(九)討論發揮:現代的農業生產中為什么有“糧食增產了,把人也害慘了”之說,請根據你所知道的知識來談談。
(十)完成“探究•練習”一、三、四。
四、師生總結
提示:由學生回答,教師糾正補充。
五、布置作業
1.對著課文把《以蟲治蟲》說成現代白話文。
2.學了這篇課文后,你對提倡“綠色環保”的理念有何深刻的感想?
[教學設計b]
創意說明:新課標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勤于動腦和勤于動口。科學的新課標更是把探究作為科學學習的核心。為此,我就新課標準下的“文言文學習”進行了思考,發現了“十步文言文探究學習法”,實踐證明它非常有效。它通過小組學習、師生互動的學習途徑,把“文言文十步探究學習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大大地提高了師生的有效學習和有效教學。
教學步驟:
“文言文十步探究學習法”本著以學生自學自議為主,以教師點撥師生互動為輔,二者相輔相承,互為補充。它主要分為學生自學、教師設疑、師生互動、學生欣賞、師生合作共同解決五部分。
“十步文言文探究學習法”具體操作及實施如下:
第一部分為兩步:第一步:先讓學生認真自讀,利用工具和注釋清除字詞障礙。第二步:學習討論讀法,小組開始活動。這一部分主要是讓學生先整體上認識課文,為活動提供討論依據,目的在于“入門”。
第二部分教學設疑,指點迷津。因為文言文的學習入門關鍵在于是否能讀好課文,這就要求學生找好讀的節奏、讀的輕重緩急,在教師的指導下讀得心情舒暢,為下邊的其他活動打好基礎。第三步:教師設疑:為什么把這個字讀成重音,而把那個字讀成輕音?為什么這個節奏這樣劃分等。第四步:師生共同把上步的問題解決后由教師標準地范讀一遍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