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1)
課前準備:①分好小組,明確分工,保證秩序井然。②虛擬活動場所,營造采訪辯論氛圍。③準備好簡易采訪工具。④熟悉課文內容,準備好應答話題、提問話題、辯論論據。
活動設計:
①全班自愿組合分成訪、談、評、辯幾個組。②收集好資料,擬寫好應答提綱、采訪提綱、辯論提綱。③采訪組可以以“伽利略成功啟示錄”為話題進行采訪,可以以電視臺記者或報社記者的身份出現;應答組則以伽利略本人、教父、伽利略父親、伽利略老師、伽利略學生時代的同學、伽利略的同事……身份出現。④辯論組可以以“伽利略成功憂思錄”為話題,論辯“伽利略的成功是必然的”“伽利略的成功是偶然的”。
活動總結:暢談進行這次活動的感受,把這次活動經過寫成美文。 [新疆/郝雁羽]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教學設計a]
創意說明:遵循新課標“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基本理念,把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在教學中實行內外結合、知行并舉的“雙線式”教學方法,通過實踐來體味、理解、感悟課文內容,通過學生的再創作來訓練議論文的寫作方法與技巧,真正理解: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一、導入
1.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圈,讓學生回答是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是:眼睛、太陽、零分、卵石……
2.這么多種答案說明了什么?
學生自然會答“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師板書課題)。
二、理清課文內容
1.既然許多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我們在分析和研究事物時應采取怎樣的態度?寫出自己對待事物、問題的觀點。
學生可能會寫出:仔細觀察、尋求第二種答案、堅持不懈、永不滿足等。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出:不滿足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
2.不放棄探求要依*什么?
學生可能會回答:恒心、毅力、時間、金錢、思想、方法等。教師總結出:依賴于創造性思維。
3.創造性思維不是固有的,它有哪些必要的要素?速讀課文6—9段回答。
學生回答:精通知識、運用知識、持之以恒地嘗試。
4.談談自己在掌握了某種知識后運用知識進行創新嘗試的經歷、體驗。
教師引導生從解題方法、作文構思、生活知識等方面講靈感、創意,使他們感受到積累知識、精通知識、運用知識與人的創造力的關系。
5.創造力僅僅是貝多芬、愛因基坦以及莎士比亞他們的,對不對?為什么?
通過思考回答“一個桌面四個角,鋸掉一個角還剩幾個?”的問題后回答一、二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