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和孩子教學設計
五、 常識(分發)
王爾德其人:(1854---1900)。英國作家,詩人。惟美主義代表人物,提倡為藝術而藝術的美學觀點。
作品有:童話故事《快樂王子》,長篇小說《道林•格雷的肖像》,喜劇劇本《少奶奶的扇子》《理想丈夫》,散文《說謊的墮落》《社會主義下的人的靈魂》,詩集《里丁監獄之歌》。
《巨人和孩子》一文選自《世界著名童話作品集》。
六、 課內問題--串講:(含語言分析)(板書出題目)
1、探究文章的結構,欣賞文章神話般的情節
葉圣陶曾說過:“作者思有路,循路識斯真。”可見理清思路,概括內容是多么重要。
關于結構切分——教師可從花園有幾次春天上加以引導。
課文可分成三個部分,其中第二、三部分為課文的重點。
第一部分(1~2段):孩子們在巨人的花園里快樂地玩耍。
第二部分(3~10 段):巨人禁止孩子們進入花園,從此花園只剩下肆虐的冬天。
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力,用神話般的情節,形象地寫出了巨人由于自私而帶來的嚴重后果,并且巨人威力再大對此也無可奈何。意在告訴讀者:人們會為自私付出沉重代價。
第三部分(11~21段):孩子們給花園帶來了春天,也給巨人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巨人看到由于孩子們的到來,花園里又出現了春天的景象,而大受感動,幡然醒悟:“現在我明白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這兒來了。……讓我的花園永遠成為孩子們的游戲場所。”作者寫得起伏有致,因為孩子們并不知道巨人已經變好了,見到巨人“嚇得都逃走了”,花園立刻又“回到了冬天里”。富有戲劇情節的是只有一個小男孩沒有跑,這是因為“他的眼里充滿了眼淚,沒有看見走過來的巨人”。接著寫巨人“悄悄來到小孩的身后,雙手輕輕托起孩子放在樹枝上”。由于他把孩子放到了樹上,“樹兒立即怒放出朵朵鮮花,鳥兒們也飛回枝頭放聲歡唱”。使巨人尤為感動的是,“小男孩伸出雙臂摟著巨人的脖子,親吻巨人的臉”,其他孩子也不再害怕巨人,“紛紛跑了回來,春天也跟著孩子們來了”,寫得真切感人。作者通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寫出了巨人的改變是那么的真誠和徹底。
▲課文給我們描繪了一個怎樣動人的故事?巨人的花園有過幾次變化?
孩子們給巨人的花園帶來了美好的春天。當巨人把孩子們趕出花園后,春天不再光顧巨人的花園,巨人的花園終年是寒冬,只有北風、冰雹,還有霜和雪在園中的林間上躥下跳。而當孩子們回到了巨人的花園后,樹上開滿了鮮花,鳥兒們翩翩起舞,興奮地歡唱,花朵也紛紛從草地里伸出頭來,露著笑臉。孩子們給巨人的花園帶來了美好的春天。
2、 巨人的自私是從哪些言行里表現出來的? 巨人這樣做給花園帶來的后果是什么?
粗聲粗氣地吼叫,“我的花園就是我自己的花園,”“我不準外人來這里玩”“筑圍墻,掛示牌。”
巨人的花園里終年是寒冬,只有北風、冰雹,還有霜和雪在園中的林間上竄下跳。小鳥無心唱歌,樹兒忘了開花;春天再也沒有出現,夏天也不見蹤影,也沒有秋天(第8、10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