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3
【綜合性學習指導】
【訓練內容】 我也追“星”
【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對學生當中普遍存在的“追星”現象加以正確引導,樹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2.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體驗語文學習的背景之廣闊、樂趣之深厚,學會搜集利用各種資料。
3.通過豐富多彩的綜合性口語活動,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通過寫作訓練,學習多角度地認識人,近距離地感受人,有感情地理解人,有創意地表現人。
【活動重點】指導學生多角度地認識人,近距離地感受人,有感情地理解人,有創意地表現人。
【課前準備】尋找名人的世界
1.課外閱讀名人傳記,教師可適當作一些推薦。如:中國歷史上的名人、世界歷史上的名人、影響世界的100個名人、中外名人傳記、名人傳奇、世界杰出人物的少年時代、名人傳、院士自述、獲諾貝爾獎科學家傳記、十大元帥的故事、體育影視名人故事等,也可以是文學作品中的人物。
2.收看電臺、電視臺播放的有關名人的節目錄音、錄像,如東方之子、人物訪談、藝術人生、聊天、對話等節目。
3.每位同學自辦一張“名人知多少”手抄報,在課前就張貼起來,以供全班同學交流欣賞。
【活動過程】
一、情真意切話名人
1.教師先播放一段名人的演講錄像或錄音,讓學生進入名人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動人情懷與偉大精神,以此拉近學生與名人之間的心理距離,能夠將名人作為一個“人”來認識和理解。
2.學生真情講述名人的故事。
選取令自己最有感觸的名人,講述他的故事。用真情,說實話,形式多樣。可以在講述前后唱一首歌唱名人的歌曲,可以在講述前后朗誦一首贊頌名人的詩歌,可以在講述前后宣讀幾則名人名言等等。
二、客觀辯證評名人
孔子說:“見賢思齊。”每一個名人的身上一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一個名人的身上也一定有值得我們引以為戒的地方。孔子又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對一個人的評價,不能過于盲目——畢竟“人無完人”,也不能過于苛刻——畢竟每個人都不可能完全脫離其時代、環境的局限以及人性本身的弱點。
1.每位同學選取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名人進行評論,先在小組內部互相交流。
2.小組討論結束后,組織全班進行專題討論。
名人的是與非
名人的功與過
名人的得與失
名人的長與短
三、深入思考看名人
名人的世界一定會帶給我們一些關于人生、關于社會、關于宇宙的思考,在深入了解他們的基礎上,回過頭來重新審視名人和名人的世界,你會發現什么?這些發現對你自己的人生可能產生何種影響?
以“我和我心中的‘星’”為題,進行說話訓練。
四、別出心裁寫名人
1.作文題目:以名人為話題,題目自擬,文體、字數不限。
2.熱身運動:選取你最想寫的一個名人,作以下創意寫作:
為他寫一句話新聞(寫你認為他最值得關注的事);
為他畫像;
為已故的他寫墓志銘;
為他寫簡歷;
為他編寫微型劇本;
……
3.課文導練:你可以學習《鄧稼先》片斷組合式的結構、飽含深情的筆觸;你可以學習《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詩一般的語言、精于剪裁的手法;你可以學習《音樂巨人貝多芬》將偉人作為常人來理解的角度、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你可以學習《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富麗的詞藻、聲情并茂的人物描寫;你可以學習《孫權勸學》簡練的語言、生動而有情趣的對話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