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主要知識點(新教材人教版)
"說說你為什么喜歡"一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感悟,可以是一個詞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話寫得形象、生動。[答:]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鉆"字用得好,"鉆"表現了生命力頑強,寫出了春草而出的擠勁。"偷偷地"寫出了不經意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這樣寫賦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識,富有情趣,惹人喜愛。"偷偷地"要輕讀,將"鉆"換成"長"或"躥"就平淡了,既沒有了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語言也不生動形象了。
◆"嫩嫩的,綠綠的"本該在"小草"的前面,為什么放在句末?答:放在句末,單獨從句子中拿出來,主要是為了強調,突出了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使句子生動活潑,富有生氣。讀時第一個字重讀,后兩字要輕。將"嫩嫩的,綠綠的"放回原來應在的位置,作比較朗讀,體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撫摸是一種溫暖、親切、慈愛、幸春天是福,含有深情的感覺。
◆課文最后三段的三個比喻句,總寫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潑生動;春天是健壯的,她充滿了力量。
◆"盼望著,盼望著"--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東風來了--報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腳步近了--賦予春以人的動作,表現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悅的心情。
◆春風是無形的,是難以描繪的。作者嫻熟地從觸覺、聽覺、嗅覺的角度,把無形、無味、五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感。
本文可以分成:盼春、繪春、贊春三部分,請說說它們的起訖。
第一部分:盼春:(1~2自然段),第二部分:繪春:(3~7自然段),第三部分:贊春:(8~10自然段)
這三個部分按什么樣的思路寫的?這三部分的順序的作者思想感情的發展是一致的。春天尚未來臨,熱切的盼望她的到來,待到她降臨人間之后,則盡情的欣賞這美好的大地回春的景象;最后以贊美作結,用三個比喻句頌揚春天,深化題旨。
第一自然段寫盼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盼望著,盼望著”用反復的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強烈感情!皷|風來了,„„近了”。把物質當作人來寫,叫擬人,宣告春天到來,表達喜春之情。
第二自然段是怎么寫春天的?
答:第二自然段是宏觀勾勒春天,先寫“一切”畫出春天的輪廓,用“朗潤”寫春山光澤,用“漲”寫春水渙渙;有“紅”寫春日暖人,這三個“起來了”照應“剛睡醒”“張開了眼”
第二自然段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運用擬人,勾勒出春天的勃勃生機。
春草圖中,作者怎樣描繪小草的?答:、1、用“偷偷”“鉆”寫春草的情態;2、用“嫩嫩的”寫春草的質地;3、用“綠綠的”寫春草的色澤;4、用“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寫春草的長勢。
請說說偷偷地”“鉆”為什么用得好,說說好在哪兒?
答:“鉆”既表現春草沖破土層的擠勁,又用“偷偷地”修飾,使其不知不覺出現,生動的表明春草的活力。
寫“春草”為何又寫“坐著、躺著„„捉幾回迷藏”?
答:通過小孩在興致勃勃的嬉戲,側面襯托春草勃發給人的歡樂。
“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寫了什么?
答:寫人在草上的感受,表達喜愛之情。
作者如何描繪春花圖的?
答:(1)、“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趕趟兒”寫花朵多;(2)、“紅的像火,„„像雪”寫花色艷;(3)、“花里帶著甜味兒”寫花味甜;(4)、“閉了眼„„杏兒、梨兒”由眼前的春花聯想到秋實;(5)、寫蜂鬧蝶舞側面襯托春花的競相開放,萬紫千紅,香味濃郁;(6)、“野花遍地是”寫野花多;“散在草叢里„„眨呀眨的”不僅寫出野花的多,而且描繪出閃閃發光、輕輕擺動的明麗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