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感受法律的尊嚴》第三框 防患于未然 教學設計
[生1]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走上犯罪道路,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如網吧、游戲廳中大量的兇殺、言情、電子游戲等精神垃圾的泛濫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另外學生家長、教師只注重學習成績而忽視思想教育、紀律法制教育;更重要的因素是自己放縱自己,產生自私自利、不關心集體、唯我獨尊的不健康心態,為了某些狹隘的目的,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生2]要杜絕滑向犯罪的深淵,就必須力行“十戒”,預防犯罪。
什么是“十戒”呢?第一是戒“貪”、第二是戒“奢”、第三是戒“驕”、第四是戒“假”、第五是戒“黃”、第六是戒“毒”、第七是戒“賭”、第八是戒“惰”、第九是戒“散”、第十是戒“妒”。這十種需要“戒”的,都是同學們容易沾染的不良習慣、不好的性格或不健康的東西,這些不良習慣、性格或不健康的東西如果讓它在你身上滋長、蔓延,或不能有效地遠離它,那么就會從“量變”到“質變”,最終就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成為人民所唾罵的階下囚。人們常說“科學與謬誤只有一步之遙”,違法犯罪與否我認為也只有一念之差,兩者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但是同學們應該明白,這個犯罪之“念”的產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多方面、多層次的原因,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只要同學們加強自身的修養,理解并確實做到“十戒”,時刻預防犯罪之“念”的產生,自然就能夠預防犯罪。
相關資料鏈接
(多媒體顯示)
第一戒“貪”。所謂的“貪”,是指對某種事物欲望老不滿足,有很強的物質占有欲。表現在行為上,就是愛占小便宜、小偷小摸、拾到物品不交。如果這種占有欲膨脹,以非法的手段將他人的財物占為己有,嚴重危害了社會,那就是犯罪。據統計,在我國刑法規定的罪名中,與“貪”字沾邊的罪約占30%。那么,我們怎么戒“貪”呢?我認為首先要培養正確的消費觀,抵制畸形消費,不能染上吸煙、喝酒等不良習氣;其次要通過正當途徑,獲得合法利益,禁止采取如上所述的偷、搶、貪污等手段取得財物。
第二戒“奢”。所謂“奢”是指花費大量錢財,追求享受。表現在行為中如:出手大方,生活奢侈,經常出入高消費場所,住的追求豪華,穿的追求名牌,講攀比,附風雅等。一“奢”
之下,錢財滾滾出,父母親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被你奢得干凈,爾后怎么呢?只好孤注一擲:去偷、去搶!以滿足你的奢侈!當然這種行為最終逃脫不了人民對你的審判。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講,“奢”比“貪”更可怕,“奢”是溫柔之刀,在無形中致你于死地。因此要戒“奢”。因“奢”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也不乏其例。
怎么才能戒掉“奢”呢?首先同學們要樹立勤勞致富的思想,積極參加勞動,養成節儉習慣,反對奢侈浪費;其次要參與家庭理財活動和社會經濟活動。
第三戒“驕”!膀湣弊钟袃蓪右馑,一是指自豪,二是指自高自大、自滿、自以為是。對于前者之“驕”,我們不但不能戒,還要大力提倡和培養。我們所要戒的是后者之“驕”。具有“驕”的人,往往分不清是非,滿足現有的成績,認為“老子天下第一”。表現在行為上有:拉幫派、當“大哥”、膽大妄為,大的同學敲詐小的同學,嚴重的打群架、斗毆,無故毆打、隨意追逐他人,進行流氓活動,嚴重擾亂社會和校園秩序,所以對“驕”而引起的犯罪我們要狠狠地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