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師大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案
1、 引導學生感受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快樂。
2、 知道鄰里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相幫助、互相謙讓;懂得鄰里和睦相處可以使每一個家庭得到幫助,這樣不僅大家都愉快,還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團結。
3、 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懂得鄰居和睦相處可以使每一個家庭得到幫助,引導學生感受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與鄰居的接觸是很多的,因此,搞好鄰里關系非常重要。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與鄰居相處。同時板書課題。
二、出示書上的小故事,談感受:
1、畫面上的小姑娘怎么了?她得到了什么?心情怎樣?
2、小姑娘的家人知道了又是怎樣感謝幫助老奶奶的,老奶奶的心情怎樣?
三、談談與鄰居相處的感受
1、同學們,課下老師讓大家搜集了你家和鄰居家和睦相處的小故事,下面就請同學們談一談。
2、先請住平房的同學談一談,再請住樓房的同學談一談。
3、為什么“鄰居結得好,如同得大寶。”?
4、師小結:看來無論是住平房還是住樓房,我們都需要鄰里之間的相互幫助。當鄰居家有困難時,應主動幫助;當鄰居和你家有矛盾時,應多為別人想一想;如果妨礙了鄰居的利益,就應主動承認錯誤,并立即改正。我們只有這樣互相體諒、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鄰居之間才能和睦相處,大家都會感到心情愉快、生活安定。
四、小組演節目(鄰里和睦相處的)
1、下面,我們就分小組把這些鄰里和睦相處的事都演出來吧!
2、學生練習表演,師指導。(可以是小品、歌曲、三句半、相聲等)
3、學生展示。
4、師生評議。
五、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鄰里之間應該和睦相處,老師希望你們每個家庭都能和鄰居和睦相處。
第二課時 鄰里相處有學問()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愿意與鄰居和睦相處,學習鄰里之間相處的常識,做個好鄰居。
2、 教育學生懂得愛護家庭周邊的環境和設施。
3、 讓學生學會與人交流、合作。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愿意與鄰居和睦相處,學習鄰里之間相處的常識,做個好鄰居。
教學過程:
一、 故事導入:
1、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同學們一定要認真聽,聽后說說你的感受。
2、 師講孟母三遷。
3、 生談感受,師提示:孟母為什么要兩次搬家?你贊同孟母的做法嗎?現在假如你遇到有不良嗜好的鄰居怎么辦?
4、 師小結:看來有一個好的鄰居的確很重要。怎樣和鄰里相處有一定的學問。今天我們就繼續來學習怎樣和鄰里相處。
二、學習鄰里相處的學問:
1、同學們,課下老師讓大家搜集古人鄰里友好相處的事例。你們搜集了嗎?誰愿意給大家講一講?
2、同學講故事、談感受(鄰里相處有什么學問)。
3、古人尚知道鄰里應互敬互讓,我們應該怎樣與鄰里和睦相處呢?生讀教材42頁的短文,讀后讓學生談談應該像故事里的小主人學習什么?
三、考查學生掌握的情況:
1、出示書上44頁的圖片:遇到這些情況,你和家人該怎樣做?
2、續寫故事:紅紅和蘭蘭是鄰居。一天紅紅拿著媽媽新給自己買的遙控汽車找蘭蘭玩兒。開始玩得挺好,后來不知為什么,兩人吵起來,最后都大哭起來。兩位媽媽聽見哭聲跑了出來……請你續寫兩位媽媽是如何解決孩子矛盾的?(設計你所想到的處理問題的幾種方式和方法)你認為自己最滿意的方式和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