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全冊教案2(人教版)
1、在當時的情況下,你會選擇什么?結果會怎樣?
2、他們求生的經歷有什么啟示?
六、共生效應
4×100的體育比賽中,世界紀錄的成績大于4人100米速度的的相加,為什么?
什么時候1 1≥2?
如何參與合作?
(有效合作)
七、團隊精神
v 火箭隊在季前賽的前半期雖有姚明和邁克格雷迪“mm”超級組合,但仍輸給弱旅,為什么?
v 美國游泳運動員菲力普斯在雅典奧運會上獲得5塊金牌,并有望獲得第6金,但他放棄了美國隊最有把握的4×100m混合泳的金牌,把它讓給了隊友。他在放棄的同時得到了什么?
八、學會欣賞,學會合作,學會共享
現代社會更需要有“合作意識、奉獻精神”,更需要“在競爭中合作”的精神。
1. 競爭與合作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競爭離不開合作,沒有合作的競爭是孤單、無力的競爭,因為沒有參照系。
3.合作也離不開競爭,沒有競爭的合作只是一潭死水。
.第九課 心有他人天地寬
一、課標的具體要求
本課依據的課程標準是“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薄爸涝谌烁窈头傻匚簧鲜瞧降鹊模軌蚱降却,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體、智能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薄绑w會和諧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寬饒和相互幫助,懂得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寬容的內涵以及為什么要寬容。
領會“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道理。
了解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實質。
把握平等的內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
2.能力目標
在生活、學習中能夠以自己的行動平等待人,寬容他人,尊重他人。
在生活、學習中能夠換位思考,與人為善。
在生活、學習中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
3.情感態度目標
體驗平等待人、寬容他人、尊重他人對己對人所帶來的情感上的慰藉。
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人生態度。
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寬容他人、尊重他人、與人為善的良好品質。
三、學情分析
針對初中學生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著以自我中心、心胸狹隘、處處設防,甚至對人懷有敵意的心理特征。事實上,寬容是一個人品德的重要內容,不善于寬容、體諒,就無法適應人際關系的要求,更無法形成現代社會所倡導的團隊精神。培育學生的寬容之心,不僅有助于搞好人際關系,更有益于自己的發展與提高。
針對少數學生不能平等待人的現狀。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在這方面有些學生的認識較為模糊。例如,有的學生自恃家境優越,處處顯得高人一等;有的學生自恃體力出眾,以致凌弱欺生;有的學生因為生理上的缺陷而受到同學的歧視;有的同學因為學業上的問題而受到同學的嘲弄。種種現象表明,培育青少年學生的平等意識,使他們不自傲不自卑,是當代教育的重要課題之一。
針對有些學生不善換位思考問題的狀況!凹核挥,勿施于人”是一句古訓,它要求在人際交往中善解人意,以某種方式對待他人之前,首先要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然而,一些學生在與父母、老師、同學的交往中在這方面有明顯的缺陷。在自我中心意識的支配下,他們習慣于只考慮自己,而不習慣站在他人的立場上體驗他人的情感世界。由此可見,使學生能夠做到想人所想,急人所急也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