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全冊教案2(人教版)
四、給同學們一句贈言:增加了解,增進理解,少點誤解,多點諒解。
第三課時 平等尊重你我他
教學重點: 樹立平等意識 學會尊重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平等和尊重的關系 尊重的外延
教學過程:
導入:展示平等待人的典型案例2則,說一說體現了哪些方面的平等?(人格上和法律上;如不吃嗟來之食,成克杰服刑等)
一、人生而平等
平等是人類進步的表現
二、收集生活中人與人不平等的案例若干則,
1、說一說你為什么認為這是不平等的?
2、談談你的生活中有沒有受到不平等的遭遇?當時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3、社會上哪些人的平等權益最容易受到侵害?
三、平等待人首先體現在對人的尊重上。
分小組進行小品表演,說一說小品從哪些方面來體現了或違背了對人的尊重?最后教師進行小結:對人的尊重包括尊重人的生命、人格、隱私、選擇;強調尊重社會,尊重自然是尊重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情景體驗:尊重自然
(觀看抗擊非典或環境破壞的錄象)
第十課 誠信做人到永遠
一、課標的具體要求
本課依據的課程標準是“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交往的品德”:“懂得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誠信的復雜性,知道誠實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誠實的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把握誠信的含義。了解“一諾千金”的內涵。懂得什么是“對人守信,對事負責”。
知道誠信的智慧與誠信守則。
2、能力目標
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覺遵守誠信守則。
能運用誠信的智慧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3、態度價值觀目標
誠實做人,講究信用。
辦事盡職,實事求是。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
三、學情分析
不良社會風氣對學生的影響。盡管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在不斷地加強,但社會轉型時期人們因道德上的迷茫導致弄虛作假、坑蒙拐騙、損人利己現象不可避免。這些現象對初中學生的影響不可輕視。譬如考試作弊、言行不一、借物不還、胡亂許諾等在學生身上時有發生,所以講究誠信做人已經成為關系到初中生健康成長的一件大事。
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容易引發誠信問題。初中生正處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賴半獨立、半封閉半開放的心理發展階段。他們情緒波動大、易沖動,在朋友面前會輕易許諾,而難以兌現;成人感的產生,使他們有愛面子的心理,為保全面子有時不惜弄假,對問題認識膚淺,使他們容易被欺騙和欺騙人。所有這些現象都要求我們加強誠信教育。
四、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誠信是金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體會到誠信是立身之本
教學過程:
導入:案例分析:(案例來自教材116頁)
一、討論:(1)她為什么失業?(信用問題)
(2)---7000萬=== 7個億(誠實問題)
這兩個案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用一句話或一個詞語說說案例一的教訓,案例二的啟示!
(3)交流有關“誠信”的案例(如:“狼來了!”“烽火戲諸侯!”)
二、走進生活:
(1)(小品表演來展示)好朋友是這樣離開他的!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編輯2――3個生活片斷,說明因為他的不誠信而最終失去了一個個好朋友。(比如:他人多找了錢給自己而不退;借書不還;做了錯事反而栽給朋友等!)
(2)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經歷過他人對你不誠信的時候或事情?他給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樣的?對你們的交往有什么影響?班級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