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全冊教案2(人教版)
針對少數(shù)學生在尊重他人和尊重社會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尊重首先是對人的尊重,在此基礎上衍生出對社會、對自然的尊重。在青少年中,有一些人在與人交往中缺乏起碼的尊重,以致傷害他人情感的事時有發(fā)生;在社會生活中,一些人不理解愛護公共環(huán)境與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也是對人尊重的體現(xiàn),等等。這些都說明了現(xiàn)代青少年學生需要補“尊重”這一課,否則就無法與周圍的人友善相處。
四、課時安排:三課時(每框一課時)
第一課時: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教學重點:為什么需要寬容?
教學難點:寬容與縱容的區(qū)別
教學過程:
導入:小品表演:寬容的故事片段(可以是現(xiàn)實的,也可以是歷史的),說明什么是寬容,并結合片段展開闡述寬容的作用。
一、出示漫畫“半碗水”
——(一個由于缺乏寬容他人而導致的悲劇故事),從反面案例說明寬容的價值。
二、討論生活中有沒有因為不懂得寬容自己而導致的悲劇呢?
三、小記者采訪:請問你有無因為缺乏寬容而留下的遺憾事例,并說一說這些案例帶給你的感悟。
四、出示故事:是寬容還是縱容?
小強(年齡不加以明確,故意留給學生結合具體情況進行探討。)吃飯很挑食,每當菜不合胃口時,就把筷子一摔,把碗一推,脾氣大發(fā):“這么難吃,不吃了!”當媽媽要批評他時,奶奶總是說,孩子還小,長大了自然就不會了!
通過辯論明確寬容是有原則的。
五、散文詩朗誦——寬容(p教材102)
第二課時 換位思考 與人為善
教學重點、難點:在實踐中如何做到換位思考?
板書設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
與人為善 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理解、尊重、寬容和欣賞他人(與人為善)
教學過程:
導入:閱讀故事:梁楚瓜秧情 討論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試著用一句比較合適的話(最好是格言)加以概括,并給這個故事取一個標題。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過渡: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重要的是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理解他人,體諒他人。大到國家、單位,小到家庭、個人,都應該努力做到這樣。下面介紹一個個人之間交往的典型案例。
二、出示故事:“管鮑之交”
閱讀后思考一個問題:你是否希望擁有象鮑叔牙這樣的朋友?為什么?(因為人總難免犯錯誤,這是總希望得到朋友的諒解。)
引導學生對照故事反思自己的生活中有沒有不體諒他人的地方?造成怎樣的結果?讓部分學生談談體會,全班交流。
三、情境體驗:懂得體諒!
(1)放學路上,小蓉拾到一個裝滿現(xiàn)金和不少證件的錢包。探討:站在失主的立場上,你認為最體諒和理解失主的做法是什么?
(2)這是一個相當優(yōu)秀的班級,絕大部分同學文明識禮,勤奮好學,熱愛集體,團結友愛。但就是有個別同學特別是一個叫金亮的,上課遲到早已司空見慣,作業(yè)不交更是家常便飯;值日從不認真,不是敷衍了事,就是一逃了之;下課急驚風,上課打瞌睡;你叫他站著,他說坐一會;你叫他坐著,他又說,站一下也不累……嚴重影響班級的紀律、衛(wèi)生和學習。也主要因為他,班級未能評上文明班級。你認為班級同學可能對金亮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你認為正確的應該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