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全冊教案2(人教版)
四,各課內容分析: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1、樂于以禮待人。2、通過禮貌表達對他人的尊重。
3、樹立以不講禮貌為恥的交往態度。4、形成講文明、講禮貌的交往態度。
5、體驗舉止優雅、文明禮貌帶給自己 的樂趣以及對人生發展的價值。
能力目標:1、在生活實踐和學習的基礎上,學會以禮待人。
2、能夠在不同的情境中表達自己的禮貌。3、掌握基本的社交禮儀。
知識目標:1、懂得什么是禮貌,禮貌有什么作用。2、理解禮貌與尊重之間的關系。
3、懂得什么是禮儀,禮儀有什么作用。4、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禮儀。
[教學重點]學生對待禮貌和禮儀的態度。
[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將禮貌和禮儀落到實處。
[課時安排]:本課為2課時,每框各1個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禮貌顯魅力
一、非禮的代價: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總部底層的大花園中,銷售部經理帶著孩子休息,孩子邊吃邊扔,旁邊有一位老者跟著她們母子揀地上孩子仍下的垃圾,母親拉者孩子的手說:”如果不好好學習,長大后就像他一樣做清潔工”。老人在旁默不作聲-------
下午,公司召開全體中層干部會議,女經理匆匆趕往會議室,推門進入,發現坐在主席臺的卻是上午的那位老者(他就是總裁)--------
請問: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為什么?
二、感受禮儀:以公交車上的種種不禮貌的表現導入。
1、 請同學表演公交車上常常發生的一些“無禮”的表現,如往窗外扔垃圾、大聲喧鬧、搶座位等。
2、 提問:看完這些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有過類似的行為嗎?有什么感受?
[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感受無禮的害處。]
----禮儀是尊重的具體表現。(道德準則)
三、故事“心靈上的疤痕”。——具體內容見書本79頁的“相關鏈接”。
[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明白禮貌是尊重的體現,是文明的體現。是否文明禮貌不只是個人的私事,也不是小事,它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影響到人際關系的質量和社會風氣的好壞。]
往事如煙:當別人對你說對不起,疤痕還存在嗎?
閱讀故事《屠格涅夫與乞丐》。一天,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在街上散步。一乞丐求道:"先生,給我一點食物吧。"
屠格涅夫尋遍全身卻無一點可充饑之物。只好說:"兄弟啊!對不起!我沒帶吃的!"這時,那乞丐站起身,臉上掛著淚花,緊握作家的手說:"謝謝你!我本已走投無路,打算討點吃的后就離開這個世界。您的一聲'兄弟'讓我感到世間還有真情在,它給了我活下去的勇氣。"
思考:"兄弟啊!對不起!我沒帶吃的!"這句話給那位乞丐帶來什么影響?它體現了屠格涅夫怎樣的交往風格?這對你有什么啟發?
(小結)禮貌是尊重和文明的體現。在待人處事的過程中,每個人都以禮相待的需要,禮貌在滿足人的這種需要的同時,更滿足了人的自尊。是否文明禮貌不只是個人的私事,也不是無足輕重的小事,它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影響到人際關系的質量和社會風氣的確良好壞。
講述"孩子與大山的對話"故事,并請學生列舉身邊待人有禮與待人無禮的事例,說說自己的感受,并剖析無禮的害處。
故事:有一個孩子跑到山上,無意間對著山谷喊了一聲"喂……"聲音剛落,從四面八方傳來一陣陣"喂……"的回聲,大山答應了。孩子很驚訝,又喊了一聲"你是誰?"大山也回音"你是誰?"孩子喊"為什么不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