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全冊教案(鄂教版)4
3.師:你們知道人們為什么把春節叫做過年嗎?
(學生說自己的見解)
(cai播放《“年”的傳說》。)
4.師:過年又叫春節,春節是農歷的正月初一廠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就讓我們走進這歡樂的節日里,一起迎接春節的到來!(出示課題:迎春節)
5.師:看,人們都在忙著做過年的準備呢!
(cai播放春節前人們貼窗花、年畫,進行裝飾的視頻,《步步高》音樂聲響起。)
【設計意圖:旨在讓學生了解公歷新年和農歷新年的區別,懂得農歷新年就是我國傳統的春節,并讓學生算一算今年的春節是幾月幾號,離現在還有幾天。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過春節又叫過年,讓學生了解有關“年”的傳說故事。】
活動二:年俗樂滋滋
1.師:過年了,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孩子們,你們家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學生說說自己家過年的情景,師相機進行安全教育)
2.師:大家都收集了很多資料,你們還知道哪些地方、哪些民族過年時有什么有趣的風俗?
3.師:是啊,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們,過年時的風俗也不相同,咱們一起來看看!(cai視頻介紹各地、各民族不同的年俗文化。)
小結:雖然各地、各民族的風俗人情不盡相同,但是人們家人團聚的溫馨、節日活動的歡樂、幸福平安的祝福卻是一樣的!
【設計意圖:活動中引導學生多方收集調查有關春節的風俗,講給大家聽,同時,教師自己也可多準備一些各地春節風俗的圖片。在收集、交流、感悟、體驗的過程中,節日的歡樂氣氛、家庭團圓的和美,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深深地印記在孩子的腦海里。】
活動三:年飯暖融融
1.師:(戴上“媽媽”頭飾,作炒菜樣)過年了,親人團聚,都要吃一餐團圓
飯,媽媽也要做飯了。孩子們,你能幫我做點什么呢?
2.師:(作擦汗樣)多虧有你們幫忙,年飯做好了,誰來幫媽媽端端菜呢?(數生上臺來,邊端菜邊介紹菜名,把菜擺到餐桌上。)
3.師:(cai出示“魚”、“元子”、“年糕”、“湯圓”等傳統美食)這幾道菜,媽媽每年都做,每年團圓飯的餐桌上都有它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4.師:人們的愿望多美好呀!節日美食,真是好吃又吉利!孩子們咱們也來吃年飯吧!
(教師邀請幾名學生,戴上頭飾,扮演孩子、爸爸媽媽…起吃團圓飯。孩子們,爭著搶到位置坐下,興奮不已》’
5.師:(略顯責備地)喲,你們這么快就坐下了,爺爺奶奶呢?
(孩子們互相對望,不知所措,隨即目光四處搜尋,發現“爺爺奶奶’’在教室后排的座位上,生1招手,著急地呼喊他們快過來;生2跑下座位,奔到“爺爺奶奶”面前,另兩生趕到跟前,三人攙扶著爺爺、奶奶來到餐桌前。)
師:(輕輕撫摸著生2的頭)多么孝順的孩子呀。知道吃飯前把爺爺奶奶扶到座位上。(生1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師:(注視著生1,微笑地)沒關系還有好多機會讓你在爺爺奶奶面前好好表現呢!來,舉起杯來!咱們先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