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全冊教案(鄂教版)4
教材只提供了幾幅學生在雪地里共同做游戲的情景圖。教學時可拓寬思路,組織學生到室外鍛煉,做“跳房子”“打毽球”等多種學生喜愛的運動,讓學生體驗到與同學、老師在一起的和諧、愉悅,培養其與人交往、主動交友的意愿與情感,同時享受了冬季生活的快樂。教師應注意引導兒童和游戲伙伴之間的相互合作,讓他們體驗到合作游戲的樂趣。要特別注意兒童雪中游戲的安全。本節課除了讓學生知道注意冬天防凍瘡等生活常識外,還應該引導學生明確學會自我保健的重要,進而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
《結冰啦!》是第四單元《冰雪世界樂趣多》中的第二個話題,活動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親歷冬季結冰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創造性地制作冰飾,培養科學的探索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學生們喜歡和同伴合作交流,喜歡動手的活動形式,喜歡在活動中展示自己。做實驗的學習方式能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掌握知識。所以,本節課我將嘗試動手做實驗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對冰的產生、特性有一定的認識,力求做到活而不亂、層次分明。同時通過展示圖片資料,讓地處南方•的孩子能欣賞到冰柱、冰雕、冰封黃河等壯觀景象,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培養他們的探索興趣和科學思維能力。
設計思路
1.盡可能多地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走向他們自己真實的生活世界,體驗真實的情感。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們通過做一做游戲、演一演、玩一玩、練一練、賽一賽、畫一畫等等情感體驗,促進學生道德意識的內化。
2.學生們通過回憶,發言聽講,互相啟發,和老師一起感知冰的特性,探究冰的作用,解決冰帶來的難題。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在各種活動和游戲中體驗冬天的美好與樂趣,增強對冬天的熱愛之情。
行為與習慣:學會從多種途徑了解冬天的基本保健知識,增強自我保健能力。
知識與技能:了解“冰是怎樣來的”的科學知識,鍛煉動手能力,學會制作簡單的漂亮的冰飾。
過程與方法:以游戲、學生直接參與的實驗、討論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
教學重點
結合武漢的氣候特點提供兒童活動的內容和玩法,讓他們體驗到合作游戲的樂趣,并注意安全。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和科學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
讓學生知道冬天活動后的生活常識,引導學生明確學會自我保健的重要。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冰飾、圖片、課件
學生準備:進行活動的前—一天,將學生分為三組,都用果凍盒子盛水做結冰實驗。第一組放在室外,第二組放在室內,第三組放在冰箱冷凍室里。凍好的冰放在小盒子里帶到學校。橡皮筋、繩子、毽子、球拍、沙包。收集冬天保健的竅門;冬季出行裝備,如耳套、手套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雪中游戲”
活動一:情景體驗,跳雪花舞
1.師:同學們,我們一起猜個謎語吧。聽好了:白色花,無人栽,一夜北風遍地開。無根無枝又無葉,不知是誰送花來。這是什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