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 下課了放學啦
(四)活動三 課間時間巧安排
1、 學生表演小品《上課鈴響后》:上課鈴響后,有小朋友急匆匆去上廁所,有小朋友急匆匆把書本拿出來,有小朋友在喝水。
2、 看了小品,你覺得這個班級上課怎么樣?大家來找找原因。
3、 課間十分鐘怎么安排呢?
4、 小組制定計劃,評比哪組的計劃最好?
組織學生表演、觀看小品,旨在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巧妙安排課間時間,在課間注意休息,或上廁所,或喝點水,或整理好書本,為上好下節課做好準備。
(五)總結本課
課間活動是那么快樂,但課間時間又是很短暫的,希望小朋友能合理安排好這十分鐘,休息好,活動好,以更飽滿的精神迎接下節課的學習!讓我們在歌聲中迎接快樂的十分鐘吧!
在《課間十分鐘》的歌聲中下課。
三、 課件制作和使用的設想
本課內容與兒童生活密切聯系,能引起孩子的共鳴,深入孩子的心靈,激發孩子學習探討的渴望和積極性。在課件制作上也力求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反映學生的真實生活。因此,在課件中攝制兩段學生課間活動的錄相,一段反映學生課間活動的場地選擇,一段反映學生課間活動中出現摩擦沖突的情景。通過真實再現場景,把學生帶入老師創設的情境中,學生在看后就有回歸生活之感,有話想說。此時,安排“我們來當小法官”的活動,就能讓學生身臨其境,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學會在活動時選擇合適的場地,注意安全;懂得在活動中處理好與伙伴的關系,當發生矛盾是會選擇恰當的途徑解決。
四、 對本課時教學的簡短提示與建議
本課活動,可以采用觀看錄相、多媒體動畫等形式。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硬件資源,還可帶領學生到校園的各個角落,觀察一次學校課間十分鐘的活動情況。有條件的話,可以把上課時提到的幾個游戲到大操場上玩一玩。參與面的擴大、參與率的提高,有助于培養兒童與同學、老師交往的能力,激發孩子樂學愛玩的情感。課本中的“留白”,可在調查填寫時進行,教師可以事先布置學生搜集相關的材料,在課堂活動時交流。這種補白活動,使學生進入教材,與教材對話,一方面給了學生發表言論的空間,同時,也給了學生動腦創新的平臺。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安排,形成適合于本班的特色活動。
第二課時
一、 課前準備
1、學生在家活動的照片、錄相。
2、拍攝錄相小品《明明放學后》,制作多媒體課件。
3、 學生搜集自己和同學放學在家的各類活動,每人準備自己展示的作品。
4、 辯論雙方兩色小旗,填寫活動項目的卡片和籃筐。
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結束了一天的學習,要放學啦!你們回家都做些什么呢?
2、揭示課題:下課了 放學啦
(二)活動一 小記者采訪團
1、師:老師在放學后去幾個小朋友家進行了采訪,讓我們看看他們在家里做什么呢?
2、多媒體演示:一位小朋友在家背誦課文,一位小朋友在家掃地,另一位小朋友和爸爸在小區的空地上學溜冰。
5、 你們想不想采訪一下身邊的同學,問問他們放學回家做些什么?
6、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出一名小記者,組成小記者采訪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