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未來版)
4. 交流匯報一下,你是哪一種?
5. 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
1) 請同學們把書翻到22頁,看看這里的孩子怎樣給自己父母一個驚喜的.
學生談看后感受.
2) 說說你準備怎樣給父母一個驚喜呢?
6. 記住這些特殊的日子
1) 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
2) 你知道你們的家日嗎?
3) 你還知道一些重要的節日嗎?
如:母親節,父親節,老人節
學生看書,指名的同學說圖意.
同桌互相說故事會.
同桌先互相說一說.
各組選派的同學在會上發言.
學生來談自己如何感謝父母.
將感謝的方法分為兩類.
板書設計
爸爸媽媽撫育我
第七課 爸爸媽媽真辛苦
教學內容 了解爸爸媽媽的辛苦
教學目標 知識 通過觀察,探究活動,使學生能感受父母的辛苦.
能力 能夠體察父母的辛苦.
態度 對父母的辛苦能理解,并愿意承擔一部分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探究活動,使學生能感受父母的辛苦.
教學難點 能夠體察父母的辛苦,了解父母的煩心事,并能想法給父母減壓.
1. 教學準備 跟隨父母一天,認真觀察父母的工作和做家務的情況.
2. 小調查,調查了解父母的內心煩惱.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 學過程
活動一.了解爸爸媽媽的辛苦
1. 閱讀教材第25~26頁的文字和插圖.
2. 在小組內交流(像書上的同學那樣介紹自己爸爸媽媽工作特點和辛苦程度以及做家務的情況.)
3. 出示照片
4. 每個小組選一名同學到前面交流(結合自己爸爸媽媽的實際情況,分別介紹他們的工作和承擔的家務活.)
5. 思考:爸爸媽媽為什么要這樣辛苦?不這么做可以嗎?
活動二.了解爸爸媽媽的煩心事.
思考:爸爸媽媽不僅要努力地工作,還要撫養子女,照顧老人,有時還會遇到一些煩心事,爸爸媽媽有哪些煩惱呢?
1. 教師引領學生閱讀教材第27頁(指導學生分析圖文,啟發學生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想一想爸爸媽媽有什么煩惱.
2. 根據課前調查情況,學生在組內簡單交流.
3. 3~5名學生一組在班級交流.
思考:哪些煩惱是因你而起的?
4. 學生看教材第28頁,認真反思,將爸爸媽媽因自己的煩心事寫在書上相應的位置上.
5. 匯報由自己為父母招來的煩心事.
思考:爸爸媽媽本來已經很辛苦了,生活壓力這么大,有時因為我們不懂事,爸爸媽媽還要操心,煩惱,你們有什么想法呢?
6. 學生談感受
一.作業布置:
完成書上的填空,進一步了解自己的父母.
學生閱讀教材第25~26頁的文字和插圖.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其他學生認真聽.
學生談自己的體會.
閱讀書上的圖和文.
根據調查學生進行交流.
學生交流由于自己為父母帶來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