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未來版)
板書設計
爸爸媽媽真辛苦
.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 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一些煩心事.
能力 自己想辦法去幫助父母做家務,減少煩惱.
態度 從小培養孩子善于關心父母,體諒父母,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
自己想辦法去幫助父母做家務,減少煩惱.
教學難點
自己應如何進行操作幫助父母,減少父母的煩心事.
教學準備
跟隨父母一天,認真觀察父母的工作和做家務的情況.
小調查,調查了解父母的內心煩惱.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爸爸媽媽很辛苦,作為家中的一員,我們應該盡量減輕他們的負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盡量少給父母添麻煩.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二.活動一:我能為家做些什么
1. 小組討論: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
2. 各小組匯報交流.
翻到教材第29頁,教師引導學生分別從學習\生活和消費等角度給學生提供線索,并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適度展開.
左上圖:孩子決定從此以后自己整理房間,此圖代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應該自己做的?
中上圖:孩子要幫助父母拖地板,此圖代表孩子要力所能及幫助父母做家務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做哪些家務活?你能做到的有哪些?
右上圖:自己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此圖代表在學習方面,要主動,學會自我管理,少給爸爸媽媽添麻煩,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讓爸爸媽媽放心.
下圖:代表孩子知道爸爸媽媽要努力賺錢維持生活,有勤儉節約,合理消費的意識和自主能力,實際生活中你能做到嗎?
三.活動二:填寫自評卡
1. 根據自己在生活中的實際表現如實填寫第30頁的自評卡.
2. 回家后,說明理由,請爸爸媽媽客觀評價填寫評語或意見.
四.我向父母承諾
1. 通過評價與反思,認識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好,還需要在哪些方面繼續努力.
2. 填寫”我的承諾”
3. 師:孩子們在這里我借助大嘴青蛙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自己承諾的事,可一定要做到啊!
五.布置作業:
將我的承諾完成.
第八課: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我家的經濟來源/我家的生活支出
教學目標
知識 了解自己家的經濟來源的組成和具體有哪些項生活支出。
能力 培養學生參與家庭生活,分擔家庭責任的能力。
態度 懂得自己父母掙錢的不易,懂得珍惜父母的勞動收入,同時明白自己家的家生活支出有那些以及自己的花銷占多少。
教學重點 了解自己家的經濟來源的組成和具體有哪些項生活支出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參與家庭生活,分擔家庭責任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了解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了解所帶班級同學家庭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