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3)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中國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圣不可侵犯。教學措施1、關于不同領域。小學生的社會生活范圍從個人、家庭、學校、社區或家鄉、祖國、世界等方面不斷擴大,其認識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也在隨之加大,這是教材形成的內在邏輯,也是不同年級側重不同的生活領域、由低到高逐步深化的依據。
2、把握小學生品德與社會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學情分析
單元考查計劃
研究性活動專題
綜合科評價改革實驗綜合科作業評價改革實驗 教學進度安排周次
起止時間教學內容及活動
課時數19.5---9.9第一單元主題1-2
229.13---9.16主題3
139.19---9.23第二單元 主題4
249.26---9.30主題5
210.1-10.7國慶放假510.8---10.14主題6
2610.17---10.21第三單元 主題7
2710.24---10.28主題8
2810.31---11.4主題9
2911.7---11.11期中檢測
21011.14---11.18第四單元 主題10
21111.21---11.25主題11
21211.28---12.2主題12、13
21312.5---12.9主題14
21412.12---12.16期末復習檢測
21512.19---12.23期末復習檢測
21612.26---12.30期末復習檢測
2171.3—1.6期末復習檢測
2
單元備課
第一單元
課題:成長中的苦與樂
第 頁至第 頁單元分析:本單元內容是第五冊教材第三單元《成長的足跡》內容的螺旋上升。第五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標準主要包括:“了解自己的特點,發揚自己的優勢,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長,要取長補短,學會欣賞和尊重別人。對人寬容。懂得做人要自尊、自愛,有羞恥感,愛惜自己的名譽。理解和體驗做人要誠實守信,學會尊重人,學習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為。”“知道生活和學習中會有困難,遇到困難不退縮,體驗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樂趣。初步形成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而本單元則要求“知道人各有所長,要取長補短,學會欣賞和尊重別人;對人寬容。學習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問題、壓力、沖突和挫折,學習自我調節的方法提高適應能力。”教學目標:1.知道人各有所長,補己之短要取人之長,學會欣賞和尊重別人。 2.感受寬容的力量,知道寬容的意義和作用,學會寬以待人。3.知道人人都會有煩惱,勇敢面對困難,學習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問題、壓力、沖突和挫折,學習自我調節的方法,提高適應能力。重、難點:1.知道人各有所長,補己之短要取人之長,學會欣賞和尊重別人。 2.感受寬容的力量,知道寬容的意義和作用,學會寬以待人。計劃用課時及課時計劃:3課時
1、主題一………………1課時
2、主題二………………1課時
3、主題三………………1課時
單元考查時間
第四周
單元備課
第二單元
課題:家庭和睦我有責
第 頁至第 頁教材分析:《家庭和睦我有責》是在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幸福的搖籃》以及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基礎上的第三次螺旋上升和拓展。三年級上冊講的是成長離不開父母,強調的是親情;四年級上冊突出的是健康文明的生活離不開高雅文明的健康生活;到了本冊,則上升到了家庭生活中如何解決不民主和通過與家人的溝通化解矛盾的問題。本單元是課程標準中有關“我與家庭”內容的上限,教學中要用聯系的觀點對過去的教學內容作必要的回顧。編寫本單元依據的課程內容標準是:“知道家庭生活中要講道德,要有家庭責任感,家庭成員之間應該相互溝通、民主平等,能正確處理自己與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闭n標中提出的教學活動建議是:召開“與父母長輩溝通”的主題活動,請父母長輩一起參加;討論怎樣用平和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處理與長輩之間的矛盾。教學目標:對課程標準的內容細化分解后,形成了三個活動主題。三者之間既是平列關系,又有一定的邏輯關系!都矣袩┬氖隆肥菑慕沂炯彝ブ械拿艿慕嵌,讓學生對家庭生活再認識;《家庭生活中的民主》是從幫助學生建立民主意識、學會溝通的角度展開的;《小家連大家》是從引導學生在關注家庭的同時,把視角伸向國家并體會家與國的關系的角度展開的,是對前二課的有機拓展。具體有以下三條: 1.引導學生感受家庭生活中的矛盾,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家庭責任感。 2.引導學生樹立民主意識,掌握與家人溝通的一些基本方法。3.引導學生認識家與國的關系,學會關心國家的發展。重點難點:1.引導學生感受家庭生活中的矛盾,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家庭責任感。2.引導學生樹立民主意識,掌握與家人溝通的一些基本方法。3.引導學生認識家與國的關系,學會關心國家的發展。計劃用課時及課時計劃:6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