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4、主題十三——1課時5、主題十四——1課時
單元考查時間
第十三周
課時備課
第1周第1課時
課題三人行,必有我師教學目標1.情感目標:愿意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2.能力目標:(1)注意發現和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2)不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3.認知目標:(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2)懂得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3)懂得用自己的長處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會影響團結。
重點難點重點:(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2)懂得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3)懂得用自己的長處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會影響團結。難點:(1)注意發現和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2)不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方法觀察法、比較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評價
活動準備調查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其他人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學生調查了解生活中其他人值得學習的地方
活動過程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1)學生《花園里的故事》后思考:讀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名言: 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 ——顧嗣協 (2)學到了這兒,你有什么體會?你又想到了什么? 2.說說我的長處和短處 (1)同學們,你認為自己的長處是什么呢?你有哪些優點呢? (2)看來,我們班的同學們有這么多的優點。請你們找一找,老師一我有沒有優點呢? (3)你們想一想,我有缺點嗎?有什么缺點呢? (4)是的,老師也有自己的缺點。同學們,你們有缺點嗎?誰來說一說? (5)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呢?3.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好處大(1)出示二:《過河》 (2)出示三:《周防的故事》 (3)討論交流:①聽了這兩個故事,你有什么體會?②周防的壁畫為什么能成為一幅佳作? (4)正是因為船工會游泳,才挽回了哲學家的生命;也正是因為周嘮聽取了路人的意見,才畫出了絕世佳作。對此,你有什么想法呢? (5)結合班上實際,說說同學們之間互相取長補短獲得進步的具體事例。 (6)能夠清醒地認識自己的缺點,善于發現他人的優點和長處,抱著謙虛的態度向他人學習,以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的同學,將會進步得很快。 4.請看我的行動吧 (1)夸夸班上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同學。 (2)你準備取誰之長補己之短呢? (3)小組交流討論:①自己有什么短處?可以向哪些同學學習?②自己有什么長處?哪些人在這方面比自己做得更好?怎樣向他們學習? (4)學生動手制作“提示卡”。 制作內容及要求:在提示卡上寫出自己的優點、缺點;寫出同學們的優點、長處。提示卡版面自己設計。 (5)教師總結:匯報思考:讀了這句名言,你又明白了什么?(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說出自己的優點。特別是要注意平時表現不是很好的學生,教師要引導他們挖掘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很小的一點,都值得肯定)(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營造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要引導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指出教師的缺點)討論交流:學生分組評議結合班上實際,說說同學們之間互相取長補短獲得進步的具體事例。交流匯報怎樣做才能使游戲進行得很順利,大家又開心。 導入學生興趣高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規則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