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教學設計(2017最新蘇教版)
第三單元 表內乘法(一)
第一課時
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課本第20~22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通過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同數連加與乘法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在從簡單的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并根據數學問題列乘法算式的活動中,培養有條理地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乘法的意義。
突破方法:結合具體的事例,溝通同數相加和乘法的關系。
難點:理解乘法的含義。
突破方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探究等學習活動中領悟。
教法與學法
教法: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式的方法。
學法: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主題圖、小棒、圓片。
教學過程:
新知鋪墊
(1)初步認識幾個幾相加
①(出示主題圖)
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鄰居雞一起來到綠油油的草地上,一邊玩著,一邊尋找食物。請仔細看圖,小白兔是幾只幾只在一起的?雞呢?
(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雞是3只3只在一起的。)
②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回答。
③誰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幾只?
2+2+2=6(只)
這里有幾個2相加,得多少?(板書:3個2相加得6)
④誰能用算式表示雞一共有多少只?
3+3+3+3=12(只),4個3相加得12
⑤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的加數,它們有什么特點?
(同組小朋友互相討論)
加數都相同。
試一試
一次擺2根小棒,擺5次。
學生動手擺一擺。教師巡視。
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2+2+2+2=10
5個2相加得10。
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乘法
①創設情境,引入乘法。
出示:一張電腦桌上有2臺電腦,4張電腦桌上一共有多少臺電腦?
你是怎么知道的?
4個2相加。
2+2+2+2=8
②加入有6張桌子呢?9張桌子呢?
請學生把算式寫在練習紙上。
③你們在列式時感覺怎么樣?
學生可能會說算式太長了,很麻煩。
說明:有一種方法能解決這個問題,想學嗎?
(2)感知乘法。
①像4個2相加,還可以用乘法算。
寫作4×2=8或2×4=8
②介紹乘號、乘數、積的名稱(板書4×2=8或2×4=8并在算式下邊標注乘號、乘數、積)
③算式的讀法
4×2讀作:4乘2;2×4讀作2乘4.
(3)反思乘法的意義
①4個2相加中“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2”表示相同的加數。
“4”表示相同加數的個數。
②4個2相加,是怎么樣用乘法算的?
4×2和2×4
③在這里,4×2和2×4這兩個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
4個2相加。
(4)試一試
出示小雞圖。學生說一說圖意。
5個4相加。
加法算式:4+4+4+4+4=20(只)
乘法算式:4×5=20(只) 或5×4=20(只)
(5)回顧剛才的學習,你發現了什么?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知識運用
(1)“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題目)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你能用圖在括號里填上數,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嗎?
學生填好后集體訂正。
(2) “想想做做”第2題
一起來玩一個擺圓片的游戲,按要求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