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減兩位數
能力點: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實踐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學生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法則,能正確的、比較熟練的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小雞一起在吃米,他們找不到媽媽了,你能幫他們找到媽媽嗎?
母雞85 19 43
小雞16+27 62-19 44+41 98-13 90-5
64-45 36+49 91-72 30-11 90-47 19+24
二、自主探究:
1、小雞和雞媽媽要回家了,請你幫他們把路鋪好。
45 -9 ( ) -9 ( ) -9 ( )
2、在圓圈里填上“<”、“>”和“=”。
30+63 93 7+32 37 58 90-40
75-36 39 57-30 27 17+28 44
100-40 36+10 63+8 72-19
3、青蛙媽媽:我吃了58只害蟲。小青蛙:我才吃了24只害蟲。青蛙媽媽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蟲?
4、小紅拿50元買了一把雨傘,阿姨找了38元給他,一把傘多少錢?
5、火柴盒里有60根火柴,媽媽用去了15根,盒里還剩多少根?
三、拓展運用,開放練習:
小明小華小方小蘭
跳的個數34414539
看上表,你想到了哪些數學問題?選擇兩個問題列式算一算。
課后小結: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23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1、使學生學會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會分析“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問題。
能力點: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結合教材培養學生講衛生的習慣和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會分析“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問題。
教學難點:使學生學會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主體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自從“非典”過去之后,我油區掀起了“改陋習,講衛生”的熱潮。我校也進行了校園衛生大評比,看,全校衛生評比表已經貼出來了。
評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據表中的信息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紅旗?
二、自主探究:
1、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求二(2)班的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該怎樣列式?為什么用減法?借助小棒擺一擺。
2、你能說出別的班得多少面紅旗嗎?
小組合作,利用圖中的信息,提出問題,進行解決。
(1)三(1)班比二(1)班少2面,二(1)班得16面。
(2)三(1)班比二(2)班多1面,二(2)班得13面。
(3)四(1)班比三(1)班多2面,三(1)班得14面。
(4)四(1)班比二(2)班多3面,二(2)班得13面。
(5)三(2)班比二(1)班少1面,二(1)班得16面。…
學生交流,說一說為什么。
3、從評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個班得的多,哪個班得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