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加(減)混合運算
,教材第112—113頁。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體會一個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減)法時,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減)法運算順序的合理性。 2、在具體情境中提出能運用除加(減)混合運算解決的問題;并能結合具體情境,簡單表述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有條理第思考問題。 3、建立學習的信心,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進一步學習除加(減)混合運算,理解算理。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真棒,差幾條船呢,你能幫他們算一算嗎?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兩名同學的算式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師:當算式里有除法和減法時,應該先算除法,再算減法。②45÷5=9(條),實際上只有8條,所以不夠。 學生獨立探索,全班交流。學生邊展示賓講解,可能有一下方法: ①45÷5=9(條)9-8=1(條) ②45÷5-8=1(條) 學生獨立思考,全班交流。 關注學生能否結合具體情境明確運算順序。活動三師:從圖中,你還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師:請大家嘗試自己解決。 學生獨立觀察畫面,尋找信息,并能提出數學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讓不同算法的學生在黑板上板書并講清自己的思路。 能否認真觀察畫面,尋找有用信息。 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關注學生是否能清晰地講解算式的含義。活動四師:請大家觀察黑板上的這幾組算式,你能發現有什么共同點嗎?師:當有除法和加減法時,應該先算什么? 學生觀察后自由發言。 都是先算除法。 能否完整清晰第1發言,并能專心傾聽別人的講話。活動五師:請大家完成教科書第113頁自主聯系題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關注能否掌握除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活動六時: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認為自己有什么收獲,或者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 引導學生自我評價。 評價是否公正客觀。 教學反思 在講解的過程中同學們基本上能夠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規律,但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又顯得有些亂,計算順序容易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