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星星的孩子》教學設計
通過讀張衡的話,引導學生明白星星是有規律的動。同桌分角色朗讀奶奶和小張衡說的話。
師:這時候爺爺走來了,他又是怎么說的?
指生讀爺爺說的話。
爺爺說的和張衡觀察的一樣嗎?還告訴張衡什么?(北極星永遠指著北方)
你還知道哪些星的名字?
小張衡相信爺爺說的話嗎?(半信半疑)。小張衡又是怎么做的呢?
指生說,
課件出示: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
指生讀。
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認真、耐心、愛觀察、愛思考)師相機板書:愛觀察思考
誰能把他這種耐心、認真、愛觀察、愛思考讀出來?
指生感情朗讀。
5、課件出示:北斗七星旋轉圖,師邊演示邊說:正是因為小張衡的認真、耐心、愛觀察,終于看清楚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
聯系前面的課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讓學生說出:北極星是盞指路燈,他永遠高掛在北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北極星就是你的忠實向導。
6、齊讀最后一段,指生說師板書:小時候
長大后,刻苦鉆研
天文學家
7、通讀全文。請同學們再把課文完整地讀一遍,感受小張衡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好品質。
8、分角色讀課文。
【設計意圖】:讀書的過程是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對話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實施有效指導的過程。讀書活動的設計充分體現了訓練意識,在尊重學生對課文個性化解讀的基礎上,加深了對文中人物的理解,提高了讀書活動的實效性。讓學生學會讀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從低年級開始就應該結合著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理解和體驗讀書方法、學習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情境朗讀,加深感悟,激發了學生的讀書熱情,提高了朗讀水平,在情感上與課文內容產生了共鳴,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小結課文,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張衡畫像
這是張衡晚年的畫像,正是因為張衡從小善于觀察,樂于探究,長大后刻苦鉆研所以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為我國的天文事業做出了貢獻。發明了世界最早觀測天體的渾天儀,測定地震方向的地動儀。
課件出示:渾天儀、地動儀
【設計意圖】:借助多媒體讓學生了解張衡,知道他的偉大成就,感受古代科學家的魅力。
(五)指導書寫,自主練習
1、課件出示:珍、珠
指名認讀,觀察字的占格位置。
2、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生字“珍”、“珠”。
請同學們伸出手,與老師一起寫這兩個字。
3、學生在田字格中描寫生字。
4、展示評價。
【設計意圖】:
寫字教學的作用在低年級至關重要,對于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中應扎扎實實,充分尊重學生的觀察體驗,進行指導,并讓學生在扎實的書寫練習、交流評議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六)布置作業,課后延伸
同學們,學習了這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指生說。
1、同學們學到的可真不少,其實星空美麗迷人,奧妙無窮,如果你對星空感興趣,就繼續去觀察星空,搜集有關星空的資料,準備與同學交流。
2、課件出示張衡的名言: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老師把張衡的一句話送給大家。這句話告訴大家不勤奮不努力,人生怎么會有收獲。
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設計意圖】:在學生學習了課文后,再鼓勵學生去探索去求知,怎樣做才會有所成就,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