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蝴蝶谷》教案
教案簡評:
褚麗霞,99年工作,2000年獲市教委嘉獎,先后參加“市多媒體賽教”、“市三優化一提高賽教”獲一等獎、三等獎。
本課在全國小學語文骨干教師班活動期間交流,獲與會老師一致好評。本教案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多媒體運用新穎、獨到。本課在設計中有很多關鍵之處運用了多媒體。例如,課文的導入復習環節由氣球上升帶出上節課的生字,學生如能讀出并組一個詞,氣球就會炸開向小朋友們表示祝賀,這種新穎的方式能牢牢抓住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習興趣大為高漲。又如,課文重點段落第三自然段在學生初讀課文,從文字上初步感知蝴蝶谷的美之后,再讓學生學生通過多媒體直觀感知蝴蝶谷的美麗景象,從而進一步體會朗讀,達到圖文并茂、身臨其境的效果。
2.注重學生的自讀、自悟。教案中看,在引導學生體會朗讀蝴蝶谷的美時,并不是單純的講授,而是通過教師的點撥、學生的感悟達到教學的目的。例如,教學“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的朗讀時,在學生第一遍自讀的基礎上,觀看多媒體動畫感知什么叫“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然后做動作體會,逐漸引導學生品味出“飄來”要讀得稍響,而“飄去”要讀得稍慢而長,且逐漸變輕。學生通過“悟、讀、再讀”,體會出蝴蝶谷的美麗和神奇。
3.重視學生的積累和運用。課文第四自然段學完后,教者引導學生回想本課中學過的寫蝴蝶顏色的詞,朗讀、記憶后,隨即又出示一幅新的蝴蝶谷圖片,讓學生試著用課堂上所學的詞匯學以致用,進行說話。又如,課堂練習中,“中國的第一大島是什么?”“中國臺灣的三寶是什么?”“下列成語都是寫顏色的,你能填幾個?”諸如此類,都充分體現出蘇教版教材注重積累、運用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