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學棋
交流第一個學生學棋的句子。 說說最能概括這個學生態度的詞語,板書“專心致志”。 找出體現專心致志的三個動作。 練習說話。 猜猜會問什么問題 在感悟的基礎上再次齊讀專心致志。 說說專心致志的近義詞。 指名讀、評價、齊讀。 交流另一個學生的表現,讀句子,說說重點詞。 板書“走了神兒” 同桌合作練習表演、 同桌表演、評價。 男女生分讀,齊讀這段話 讓學生觀察插圖,既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能對文章內容有初步的大概的了解。 讀書就是要字字入眼,這樣才能體會到句子表達的全部感情。通過比較再來朗讀這段話,就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讀得也會更有滋味。
用一邊……一邊的句式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練習說話,使學生真正理解這樣的句式是表示同時發生的事情,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這也是一處巧妙的朗讀指導,不說“讀得有感情”,而說“讀到別人一聽就明白你懂得專心致志這個詞的意思了”,這樣的指導因為富有啟迪性而高效。 設計表演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再一次認真讀書。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促進內化。 這兩處朗讀指導無任何刻意斧鑿的痕跡,與教者范讀相結合,恰到好處,渾然一體。 五、總結全文 1、齊讀最后一節。 2、看看老師黑板上的板書,你能用“因為……所以……”把這句句子說完整嗎? 學下棋時,一個學生因為 ( ) ,所以后來成了( );而另一個學生,因為 ( ),所以棋藝( )。 3、你們看,幾年后這兩個學生出師了,師傅把那位棋藝沒有多大長進的學生好好地教育了一番。(出示插圖)結合板書,想一想,如果你就是師傅秋,會對他說些什么呢?請同桌練習,哪一組練得認真,就請誰到前面來表演?(師生評價) 4、你從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朋友們說得真好,但是不能光靠嘴上說,還要看行動,你打算怎樣專心致志地學習呢?(生交流,師板書) 對,像課文中的這個學生一樣,學習時用小耳朵認真聽好(板書耳),用小眼睛仔細看好(板書),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要及時用嘴巴問,(板書),最后還要用心記。(板書心),合成一個“聰”字。同學們,只要你用好了這四樣寶貝,你就會成為一個聰明的孩子。所以我們學習時必須“專心致志”。 6、許多人憑著認真的學習態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就說現在的圍棋吧,我國現在有很多圍棋能手(馬曉春、俞斌、常昊、周鶴洋等)其中聶衛平多次獲全國、世界冠軍,被譽為“棋圣”。同學們課后可以搜集他們的小故事讀一讀。 齊讀最后一節 用“因為……所以……”說說學習態度和學習結果的關系 拓展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