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夕陽真美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
一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夕陽的美,培養學生欣賞美的健康情趣和
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夕陽的美,讀出景色的美。
2.學寫本課的生字;
3.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使用聯系上下文、欣賞圖片、拆字解詞等
方法理解“連綿起伏”、“余暉”、“壯麗”、“燦爛”、“滿面紅
光”、“染”等詞語的意思;
4.熟讀成誦,水到渠成
教學難點:
1.找到文中敘述的時間順序;
2.理解文中隱含的寓意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剪貼畫:太陽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復習字詞
1.孩子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讀了第23課,出示課題:夕陽真美(齊讀課題)
2.課文中的這些詞語,你能讀好嗎?出示詞語:傍晚日落西斜光芒深藍連綿起伏披著余暉
壯麗慢慢地往下沉漲紅了染成輕輕地燦爛(開火車讀、齊讀)
3.老師想考考大家,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記住了。聽寫詞語:
傍晚深藍壯麗漲紅了慢慢
4.學生聽寫,集體批改,指出易錯的字詞,指導書寫
二、美讀課文,讀中感悟
過渡:出示圖:小朋友們看(出示課文第一小節),引導學生齊讀。日落的景色是什么樣子的呢?這節課,我們就和小作者一同去欣賞。
(一)第二至第四小節
過渡:通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小作者按照時間的順序,描寫了夕陽——西斜、下沉和落山(板書)這三幅畫,我們一幅一幅地來欣賞。
a第二小節
1.先來欣賞夕陽西斜這幅畫。捧起書,讀一讀課文的第二小節。
2.小作者看到了什么?
3.小朋友再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夕陽西斜時的畫面。你的眼前出現的是什么樣的景色?誰來說一說?
4.相機理解關鍵詞句:
(1)此時的太陽已經西斜(貼圖片),收起了刺眼的光芒,當我們抬頭望去時,不會像正午時的陽光那樣,刺得人睜不開眼睛了。
(2)出示第三句:老師來畫一畫:(畫一座山)這是連綿起伏的西山嗎?那你們比畫比畫,連綿起伏的山是什么樣的?哦,像這樣,一座山連著一座山,有的山高,有的山矮,就叫做——連綿起伏。
(3)一起讀讀這句話:是什么讓連綿起伏的西山顯得十分壯麗呢?
(4)貼板書:西山披著余暉余就是剩余、余下的意思;你看,暉這個字是什么偏旁?它肯定和——太陽有關。對,暉就是陽光的意思。余暉的意思誰明白了?(剩余的陽光)是呀,這時的太陽已經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5)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暉,仿佛披上一件()顏色的外衣?多么壯觀、多么美麗啊,你能把這樣的美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5.出示圖:看,這就是夕陽西斜時的景色,你喜歡嗎?與你想象的一樣嗎?誰能有感情地讀好這個小節?(自讀、指名讀)
6.多美的畫面啊,我們一起來贊美吧!(引背第二小節)
b第三小節
1.太陽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更換并移動太陽圖片),多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是個魔術師呢!不信,你讀讀課文的第三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