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成長的足跡
日本
日本人名別具一格。他們以自己的居住所在地作姓,例如住在山上、山中、田邊、川口、川崎等地的人,這些也便作為他們的姓了。爾后,也有采用吉祥之詞為姓的,如福壽、長命、千年、松竹、朝日等。日本人以松、竹、鶴,龜等字象征長壽,用百,千,萬等字表示興旺。日本人的名字中,常有長幼的標記。在古代,日本人習慣把長子叫太郎,次子叫二郎(次郎),以下稱三郎、四郎。如果是第十一個兒子,則叫“余一郎”。現代日本人的人名結構也有變化,一般男名往往略去“郎”字,只用太、一、二(次、治)、三(造、藏)等字。在日本女子中,長女稱大子,次女稱中子,三女稱三子,現在除少數仍按習慣沿用外,多數采用陽子、惠子、博子、洋子一類比較文雅的字為名。在青年女子中,約有百分之七十的人用“子”字命名。
法國 法國人的姓名通常為三段,即本名,加母姓,加父姓。
研究報告
調查題目:西方人的姓名與中國人的姓名的不同
調查人:高熙
調查結果:
第一,中國人是姓在前,名在后。日本人、朝鮮人、越南人、匈牙利人同中國人一樣,也是姓在前,名在后。日本人的姓大多是兩個字,像中國人的復姓。有時還有三個字的姓。
西方人是名在前,姓在后。英、美、法、西班牙、阿拉伯、俄羅斯人都是如此。有些國家的人,姓名很長,分三節或四節。
英、美人士姓名,第一節是本人的正式名字(教名),最后一節為姓,中間一節是母親的姓或家庭關系密切者的名字,也有的是尊敬的好友或名人的名字。
俄羅斯人的姓名其第二節為父名,伊萬•伊萬諾維奇•伊萬諾夫。
阿拉伯人姓名的第二節為父名,第三為祖父名。西班牙人的姓名排列略有不同。其父姓在倒數第二節,而最后一節為母姓。
第二,有關婦女的姓名。中國婦女結婚后,其姓名不變,過去有的婦女把丈夫的姓冠在自己的姓前面,現在這種習慣已經沒有了。在西方,婦結婚后,則把父姓改為夫姓,而保留自己的原名。
第三,中國人力求晚輩的名字與長輩的不要相重。而在英美,父子或祖孫的名字有時完全相同。人們為區別清楚,只好在稱呼他們的兒子時,冠一個“小”字。西方還有的人喜歡沿用歷史上卓越人物的名字取名。在美國,不少人給孩子取名華盛頓、林肯、富蘭克林、羅斯福等。
原則組:
原則組的鄭梓揚比較調皮,一天,他拿著幾個名字(曾桃燕、吳功、蔡仕長)讓同學念,一念完,全班同學哄堂大笑。
接著原則組的同學又出示了幾則好笑的笑話:
園丁四郎
李先生是個美術教師,夫人姓丁,是位音樂老師,兩人結婚后生下了一個兒子,兒子長得很可愛,深得外公的喜歡。但由于丁老師只有姐妹三個,無一男丁,于是丁老師想讓兒子跟自己姓,但老公怎么也不同意。僵持不下,兩人最后決定,誰的姓都不跟,父母都是老師,兒子干脆姓園丁,又因為孩子是孫子輩的第四個男孩子,于是起名叫“園丁四郎”。
茍史樂
在北京的一所著名高校,有個叫姓史名樂的女孩和一個叫茍和斌的男孩,倆人慢慢了有感情后,進入了熱戀期。但家住香港的女孩父母卻怎么也不同意,原因是一旦結婚,女孩的名字會改成“茍史樂”,諧音為“狗屎樂”,于是,在父母的強烈反對下,一對好鴛鴦被名字棒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