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第四單元 健康生活教案
(5)計算自己身體中有多少水。
2. 水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
(1)體驗、思考:慢慢咀嚼一塊饅頭,它有什么變化,是誰使它發生變化的。
(2)對比實驗:把饅頭放在嘴里,嚼不同的時間,仁厚滴上碘酒,觀察饅頭糊的變化。分析為什么會有不同的變化?唾液的作用是什么?
(3)食物的消化還要經過哪些器官和過程?其中有哪些消化液參與消化?
三、全課總結。
四、課后拓展。
1、 查閱資料:人體還有哪些生命活動離不開水?
2、 觀察統計:自己一晝夜大約排出多少尿液。
教學后記:
第五課時 我們每天應該喝多少水
教學目標:
1. 通過教學讓學生知道怎樣科學飲水,即必須保證每天吃進身體里的水量和排除的水量保持基本平衡;要飲用優質水;要注意飲水衛生;
2. 通過統計自己一晝夜中排出水量的多少,計算食物中的含水量等活動,培養學生統計、記錄、測量、計算的科學探究技能;
3. 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飲水習慣。
教學重點:統計我們每天排出多少水,得出我們每天應該喝多少水。
教學難點:學習計算從食物中吃進多少水。
教學準備:
西紅柿、小碗、小棒、紗布、量筒等。
食物含水量情況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師:“你們知道自己一天喝了多少水嗎?知道自己一天喝的水夠不夠嗎?”
2. “我們每天喝的水量必須和排出的水量基本平衡。”
二、探究內容:
1. 我們一天應該喝多少水?
(1)怎樣知道我們一天應該喝多少水?(要統計計算自己每天排出多少水)
(2)怎樣統計計算每天排出多少水?
(3)統計計算每天的排水量。(全班只要有幾個學生統計了就行。)
(4)匯報、小結:我們每天應該補充多少水?(我們每天應該補充1800毫升~2500毫升水)
(5)講解:水通過兩個渠道進入我們的身體,一是食物,二是喝水。我們要知道每天喝的水夠不夠,必須知道通過進食吃進多少水、直接喝下去多少水,F在我們來看看怎樣計算。
•計算每天自己直接喝下去多少水。
•計算自己每天從食物中吃了多少水。(教師要進行指導和示范,先以西紅柿為例討論怎樣計算,然后再計算米飯和其他食物。教師可以先統計自己或某位同學一日三餐的飲食,在這基礎上學生再開始活動。一個小組可以只計算某一位同學一天從食物中的獲水量。)
2. 我們應該喝什么樣的水?
(1)交流:平時我們喜歡喝什么樣的水?
(2)閱讀教材上的資料:純凈水、蒸餾水、白開水、礦泉水各自的性能、特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飲水的情況,再對其他一些大家愛喝的水進行補充介紹)。
(3)我們應該經常飲用什么水?為什么?為什么飲料和果汁不能多喝?
(4)教師講述有關飲水衛生的常識。比如不要暴飲、狂飲,不要等口渴時才喝水,每天清早要多喝水,飲水機里的水不能存放太久,等等。
三、全課總結。
四、課后拓展。
把學到的有關科學飲水的知識告訴家人,向他們宣傳有關飲水健康的知識。
教學后記:
第六課時 健康需要新鮮空氣
教學目標:
1. 引領學生探究呼吸對生命的重要意義;
2. 認識人體呼吸器官,對人體呼吸的過程有大致的了解;
3. 通過比較呼出和吸入的氣體有什么不同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4. 教育學生愛護自己的呼吸器官。
教學重點: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