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數的應用(四)教研實錄
師:其他同學理解了利息稅的含義了嗎?
(三)延伸練習(教師課件出示)
1、李老師把20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5年,年利率是4.14%,到期后,李老師應交納多少利息稅?李老師的本金和稅后利息共有多少元?(利息按5%納稅)
[明確什么時利息以及利息稅及計算的方法。先求出利息=2000×4.14%×5=414(元),,李老師交的利息稅為414×5%=20.7(元),李老師實得本金和稅后利息的總和為414-20.7+2000=2393.3(元),這里實得利息是扣除利息稅之后的部分。]
師:一般存款利息都要根據國家的政策納稅,而國債和教育存款是不用納稅的。
2、李叔叔購買了五年期的國家建設債券20000元,年利率是3.81%。到期時,李叔叔的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國債免交利息稅)
20000×3.81%×5+20000
=3818+20000
=23818(元)
㈣鞏固新知、升華練習
(教師課件出示)
3、小調查。
小明的爸爸打算這個月把5000元存入銀行(兩年后用),他如何存取才能得到更多的利息?
㈥小結:
師: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生:。。。。。。
七、教學反思
整節課教學完成之后,可以說自己感觸很深。這節課是百分數的具體應用。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能力,綜觀整個課堂,由于學生在課前調查收集的資料準備充分,所以在導入環節,學生興趣濃厚,氣氛較好。但由于這部分環節充分讓學生說說自己調查到的知識,所以時間比預設時間稍微長了一些,導致后面的練習環節缺少些時間完成。
在新授環節中,我采用的是讓學生通過自己調查,逐步得出利息=本金×期限×利率的計算方法。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學生自選研究的問題、自主設計研究方案、自主進行探索,老師沒有干預。在實施的過程中,老師更沒有插手,只參與在學生的探索過程。
從學生生活中得到的經驗再結合笑笑和淘氣各得到壓歲錢怎樣存,利用利息計算方法算出各自得到的利息。讓學生充分感知整存整取一年和三年所得到的利息是怎樣的,最后出示“你知道嗎?”也就是利息稅的有關知識,告訴學生個人在銀行存款所得到的利息應按所得稅率納稅,增進學生的納稅意識。
在練習的環節設計中,我采取了鞏固練習、延伸練習以及升華練習的形式,針對這節課的重難點,采取多種形式,逐步遞進的方法,讓學生進行訓練。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班上同學對于這部分內容掌握較好,在計算時也很熟練,充分體現了生活中的數學,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雖然整節課從教學效果上較好,在課前老師的設計上安排也比較緊湊,但真正的課堂是一門藝術。在實際操作的時間分配上不夠妥當。這在今后的教學活動當中要不斷地去改進、去完善。
八、案例點評
這節課集知識性、互動性、應用性于一體,充分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本課時的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生活收集中引出知識。讓學生課前從生活中收集有關儲蓄的知識,使每一位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一定的經驗基礎,也拉近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親切感,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積極的心理反映,主動參與到活動之中,做到了在生活中找數學,學數學,用數學。
2、從互動交流中探索知識。有效教學的設計就是教者的精心籌劃下,又似乎是在隨意交流中,在相互觸動的思維碰撞中“自然流淌”出來。教師由存款情境與學生交流存款方式,引出年利率、利息的問題,又話鋒一轉,讓學生探索如何計算利息。再接著教師拋出利息稅的問題,又引發新的一輪對利息稅和稅后利息計算的互動交流,探索出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