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整理與復習
[①周長 ②面積]
②已知三角形的面積是12平方分米,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平方分米。
[①6②24③12]
③求左圖的周長列式正確的是()。
[①3.14×8÷2 ②3.14×÷2③3.14×8÷2+8]
b、完成p129第2題。
四、綜合運用發展延伸
1、解決問題
用同樣的繩子圍成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哪一種圍法的面積大?(電腦顯示周長相等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的地以及數據)
繩子長31.4米
10米
s=?s=?s=?
學生計算后得出結論:周長相等的情況下,s圓〉s正〉s長。
2、 實際運用:
在日常生活中,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知識有廣泛的應用。
籬笆圍成一塊菜園(如圖單位:米)籬笆全長40米,這塊菜園的面積是多少?
10
墻
(課件顯示籬笆全長,幫助學生理解。)
3、課堂作業:p129第1、3題。
4、課外活動:
研究問題:城市排水工程建設中,窨井的橫截面為什么一般
都是建成圓形的?
研究方法:①實地考察②查閱資料③請教身邊的④走訪技術人員。
注重自主–實踐 落實建構–創新
——“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整理與復習”教學設計說明
安溪沼濤實小 數學組
小學數學復習課是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某一階段,以鞏固、梳理已學知識、技能,促進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并通過查漏補缺,進一步鞏固、深化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技能、學習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而“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的整理與復習”正是在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的整理與復習中,對小學數學中的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集中進行復習。“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的整理與復習”是幾何初步知識中最基本的計算,對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尤為重要。針對于此,本課在教學時設計了較為充實、豐滿的教學要求,旨在讓學生通過復習,溫故知新,完善認知結構,使全班學生的學習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一、設計精
一堂課的好壞,教學設計是基礎,教學設計將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活動實施方案。而“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的整理與復習”內容多而雜,教學中如何既使學生的數學知識得到復習和鞏固,又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培養和訓練,本課作了精心的設計。
1、在興趣中導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伊始,老師就設計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配以生動的多媒體畫面,這很好地抓住了學生的興奮點,感受到數學美,老師又及時地激疑:孫悟空、沙僧、豬八戒誰圍的土地面積大呢?要知道它們占地各是多少,需運用那些知識?在自然而貼切中引出課題——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這大大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積淀,使學生以良好的心理態勢進入后繼的梳理復習。
2、在點撥中梳理。梳理知識是復習課中很重要的一環。讓學生在老師點撥下自己整理,及時反饋,從而理清知識間的脈絡,及時查漏補缺,找準各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的意義、計算公式,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首先,讓學生在回憶中引出六種平面圖形,讓學生在記憶庫中再現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然后分層次先復習平面圖形的周長,突出了“有無計算公式”的思考方法,緊扣“所有邊長的總和”,使學生的思路更為清晰、明朗。接著再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強調了“各面積公式的推導”,喚醒學生的思維鏈接,促使學生的理解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