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數的應用——稅收
2.結合百分率的知識,運用調查、觀察、討論、分析數量關系等方式,學習利息的計算方法,并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來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策劃理財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服務于生活的價值,培養科學理財的意識。
教學重點
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稅后利息的計算。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利率的最新規定。
教
學
過
程
一、情境導入
1.提問:你家中暫時用不到的錢怎么處理的?
(課前布置同學們向自己的爸爸媽媽了解家中暫時用不到的錢怎么處理的)
你們知道為什么要把積余下來的錢存到銀行里嗎?(明確:人們把錢存入銀行或信用社,這叫做存款或者儲蓄。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得個人用錢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關于儲蓄方面地知識你還了解多少?
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信息。
根據學生交流地情況摘其要點板書:
利息 本金 利率
多媒體出示“告訴你”: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取款時銀行除了還給本金外,另外付給的錢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叫做利率。按年計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計算的叫做月利率。
出示利率表。(略,同書上第5頁利率表)
問:你從這張利率表上能獲得哪些信息?
說說年利率2.52%的含義
師:你認為利息與什么有關?
怎樣求利息?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二、教學例3
1.出示例3。
讀題后明確,二年期的利率應該就是表格中對應的二年存期的利率,不是一年期的利率2。
教
學
過
程
要求利息,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你會列式求利息嗎?試著做一做,集體訂正。
請了解利息稅的同學解釋。
2.教學試一試
(1)亮亮實際能拿到這么多利息嗎?為什么?
教師再說明:這里求得的利息是稅前利息,也叫應得利息。但是根據國家稅法規定,從1999年11月開始,儲蓄所得的利息應繳納20%的利息稅,后調整為5%的利息稅,由儲蓄機構代扣。稅前利息中扣掉利息稅后余下的部分即是自己實際得到的利息,即稅后利息,也叫實得利息。購買國家債券、教育儲蓄不繳納利息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