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跨越百年的美麗》導讀(居里夫人)
c、愛因斯坦盛贊居里夫人的科學成就高于世界上所有著名人物。
d、本文語言樸實,卻非常具有感染力和教育意義,是因為文章列舉大量體現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事實(甚至細節),再輔以精練又不乏生動的描寫和深刻透辟的議論。
e、綜觀全文,“跨越百年的美麗”這一標題的深刻意義在于“贊揚居里夫人超越常人的美麗而莊重的形象雖經百年歷史的塵封,也依然散發著迷人奪目的光彩”。
1、“多重價值”是指“以形售貌,以勇逞力,以心用技,達理用智等價值(2分),居里夫人追求的是“達理用智,不懈科學創造”的人生價值。(2分)
2、她知道只有創造之花才有永開不敗的美麗,她知道自己的目標和價值是不斷攀登科學高峰,達理用智,為人類造福。(一點2分)
3、(1)今年是居里夫人宣布“發現放射性鐳元素”這一偉大成就100周年的年份,所以具有特別的紀念意義(1分),又因為居里夫人不為自己的外形美麗所累,孜孜以求科學,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所以使今年這一特殊的年份又添一份美麗。(2分)(意合即可)
(2)這一出自《老子》的名言在此表明:真正偉大的人物是淡泊名利的,他們靜靜地思考,默默地進取,也只有這樣,才有達到智慧的高地,獲得永久的成功。(3分)
4、c、e
閱讀梁衡的《鄭板橋愿當“走狗”》,完成1~4題。
鄭板橋(鄭燮)是清代杰出的畫家。他家境貧寒,四十三歲才中進士.只做過幾任縣官,后因為民請得罪了豪紳,也看透了官場的黑暗,使養官回家,以賣畫糊口。他一生酷愛畫竹;曾有題畫詩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其品行高潔,為后人所樂道。但有誰知道這么一個剛直不阿的人卻又愿意給別人當走狗,他曾為此專門封了一方章:“徐青藤門下走狗鄭燮。”徐青藤名徐渭(1521-1593),號青藤道士,是明末水墨花卉大寫意畫派代表人物。
走狗這個詞,因常喻壞人,使人一見使惡。其實就本意而講,便是忠誠老實,絕無二心。人要治學不可無師,學路伊始,便有一個對師長、對知識的態度問題。當我們對于一種知識還處于啟蒙階段時,必須誠心誠意,如孩童之對父母,小學生之對老師,是需要一點絕對信任和崇拜的。沒有這種感情與心理便斷然學不進去。對于一種學術觀點,一種流派,一種技藝,首要的學習掌握。只有在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可能批判和創造,才可能出于藍而勝于藍。馬克思之于黑格爾哲學,魯迅之于進化論都是這樣。正因為他們開始學得深,以后才批得透,才能創新。所以對新學者來說,忠師是極重要的,同時對所學的知識,也必須有一種相信與忠誠。這既是態度問題又是方法問題。正像練氣功,你不相信就不能入靜,也總不會見效。你要學一種東西,首先要捫心自問一下,你是否相信它,是否確實認為它好。認為有必要學,是不是如饑似渴,專心誠意.看來拜師學習還是要有一點“走狗精神”。
其實,名人治學自比走狗的何止鄭板橋一人,齊白石就曾治過一方印,其辭曰:“青藤雪個(吳昌碩)遠凡胎,老缶(朱耷)衰年別有才;我愿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轉來”。1859年,當達爾文的《動物起源》一書問世時,美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立即認為這是最進步、最科學的觀點,他不顧教會勢力的壓迫,馬上宣布“我是達爾文的斗犬”,“我正在磨礪我的爪牙,以備來保衛這一高貴著作”,甚至“準備接受火刑”。以后他果然在教會的咒罵圍攻中進行了長期的、英勇的論戰,發表了《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等書。在保衛這一偉大學論的斗爭中,赫胥黎甚至比達爾文本人起了更大的作用。魯迅先生說:“便是狗吧,也不能一概而論的,…如赫胥黎就是一匹有功人世的好狗。”并贊揚他“以淵博的知識,警辟的文章,東沖西突,攻陷了自以為亞當和夏娃的子孫們的最后堡壘。”造些名人在自己所崇拜的老師和認定的真知面前,以“走狗”相比,并不是什么鄙濺與恥辱,而恰恰是一種偉大的謙虛,是作為一個學者最起碼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