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跨越百年的美麗》導讀(居里夫人)
我們知道梁衡是一個創作和理論并重的作家。他除了寫散文之外,還有大量的寫作理論專著。在最近剛發表的《文章五訣》中,他把散文寫作歸結為形、事、情、理、典五要素的組合運用。《跨越百年的美麗》所以被讀者和出版界看好,又一再入選課本,正是因為它中規中矩,體現了他的這個寫作原則和技巧。本文以“形”字開頭,“理”字結尾,中間以“事”為主體,全文繪形有神,傳情有致,析理入微,收一種綜合之美。《跨越百年的美麗》至今仍是梁衡散文作品中唯一一篇有關女性的題材。她清新、雋永、凝煉、深邃,字里行間涌動著一絲不經意的柔情,深刻揭示了女性之美、人格之美。細細讀之,如清風撲面,朗月當頭,又如良朋在座,燈火照人,情深理重,闊達深遠。對于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可以傳世的文章,這篇不足四千字的散文就是一個很好的答案。
請看居里夫人是這樣躍入我們眼簾的:
“一百年前的一八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法國科學院人聲鼎沸,一位年輕漂亮、神色莊重又略顯疲倦的婦人走上講臺,全場立即肅然無聲。她叫瑪麗•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在這里宣布一項驚人發現,他們發現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鐳。本來這場報告,她想讓丈夫來作,但皮埃爾•居里堅持讓她來講,因為在這之前還沒有一個女子登上法國科學院的講臺。”
一個講人生價值的沉重話題,卻選擇了這樣一個柔軟、富有人情的開頭。作者通過人、情、境之間的反差、對比和融合,生動巧妙自然地表達了一個富有哲理的深刻主題,使這個寫濫的題材頓時生發了新意境和新感悟。梁衡為文最重形象塑造。他常說,雖是在寫散文,但總是如寫小說一樣地提煉形象,本文就是一個典型的“形”字型開頭。
再例如這一段關于事情的敘述:“當時大學里女學生很少,這個高額頭、藍眼睛、身材修長的漂亮異國女子,很快成了人們議論的中心。男學生們為了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湊上去說幾句話,常常擠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傘柄趕走這些追慕者。但她對這些熱鬧不屑一顧,她每天到得最早,坐在前排,給那些追尋的目光一個無情的后腦勺。她身上永遠裹著一層冰霜的盔甲,凜然使那些“追星族”不敢靠近。”這是“以事寫形”,作者用簡潔生動的語言通過敘事過程,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不為美形所累、戰勝自我的居里夫人。其他還有許多亦情亦理的描述。如:“舊木棚里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熒光,是用一個美麗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換來的。”“千百年來,漂亮就是一個女人的最高榮譽、最大資本――但是她偏偏沒有利用這一點資本,她的戰勝自我也恰恰就是從這一點開始”。“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頭,就會跌向溫軟的懷抱和贊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發現創造之花才有永不開敗的美麗。所以她甘愿讓酸堿啃蝕柔美的雙手、讓嗆人的煙氣吹皺她秀美的額頭。”作者將形、事、情、理穿插交錯使用,充分調動人們長期積累的審美感覺,又溶進了自己獨特的體驗,更見新意,使感情和思考的空間豁然開闊。使我們的感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