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戰友邱少云(浙教版小學語文教案9篇+資料)
4、學生質疑。
二、揭題引讀,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學生解題。
《我的戰友邱少云》從課題看,本文主要寫幾個人物?主要人物是誰?
2、簡介作者及社會背景。
這是一篇革命回憶錄,故事發生在朝鮮戰場上。作者是李元新同志。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長,邱少云的親密戰友,二級英雄。他曾和邱少云一起參加“391”高地的戰斗,親眼看到邱少云英勇犧牲的全部情況,本文是作者對當時情景的回憶。
一九五○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美帝國主義發動了侵朝戰爭,戰火燒到了我國的鴨綠江邊。中國人民志愿軍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雄糾糾,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和朝鮮人民并肩作戰,打敗了美國侵略軍,把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趕到“三八”線以南,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
在這場戰斗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發揚了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戰斗英雄,被祖國人民譽為“最可愛的人”。邱少云烈士就是其中的一個。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簡要說出課文主要寫什么事?按什么順序寫的?你感覺邱少云是怎樣的人?
2、讀后討論回答。
四、理情脈絡,討論分段。
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提示:找出描寫時間的詞作為分段的界線,用“‖”標出。
1、學生討論。
2、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第一段(1)交待這次戰斗的目的。
第二段(2~3)寫我們連隊的潛伏情況。
第三段(4~8)寫邱少云犧牲的經過。
第四段(9~10)寫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戰斗迅速取勝。
五、擴展
按四段讀課文,概括每段的小標題。如:可編為:(1)拔毒牙;(2)潛伏好;(3)勇獻身;(4)速取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突破難點。
2、圍繞重點,學習表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文哪部分最能突出反映邱少云不畏犧牲、嚴守紀律的崇高精神的中心呢?(第三段最能表達這一中心。)
二、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出示思考題:
。1)邱少云在烈火燒身時是怎樣做的?他是怎樣想的?
。2)邱少云的思想活動是怎樣體會到的?
(3)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4)指導學生看圖說說邱少云所處環境和烈火燒身時的表情、動作、展開聯想說說邱少云的內心是怎么想的?
(5)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三、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六小節前兩句思考:為什么邱少云能撲滅身上的烈火而不撲,“我”就在他附近,能救邱少云而不去救?下面學習第二段。
2、指名讀第二段。思考:他們隱蔽在什么地方?要求是什么?“紋絲不動”是什么意思?
(1)學生邊讀邊勾畫答案。
。2)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3)小結:在生死關頭,在個人與戰友,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國家利益矛盾的時候,邱少云想到的是戰友、集體、國家,這是多么偉大的戰士呀!真是值得我們學習呀!
四、以讀代講一、四段。
五、總結中心思想
六、再讀課文,研討表達特點。
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內容和中心的呢?
1、學生邊讀邊勾畫、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