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戰友邱少云(浙教版小學語文教案9篇+資料)
齊讀第1段。這一段只有兩句話,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第一句是個比喻句,寫敵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顆毒牙揳入我軍陣地,對我軍十分不利。第二句交代了我軍作戰的目的、方法和時間。這兩句是因果關系,“揳入”和“拔掉”這兩個詞突出地反映了這種關系。)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第2、3段。
(二)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三)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2段課文。
1.指名讀第2小節。①說出這一小節主要寫什么?(主要寫我軍隱蔽的情況。)②這一小節可以分幾層意思?先讓學生默讀課文,在書上畫出來,然后分小組討論。(第1層寫我軍潛伏在一條比較隱蔽的山溝里;第2層寫潛伏的環境不利于我軍隱蔽;第3層寫戰士隱蔽得好,邱少云隱蔽得更好。)
2.指名讀第3小節。(1)“看著這種情景”指的是什么情景?(指的是“我們的炮兵不斷地轟擊敵人的陣地,山頂上騰起一團一團的青煙。敵人陣地前沿的地堡一個接一個被掀翻了。”)
(二)戰士們“只盼望天快點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說明了什么?(這一小節接著寫我軍潛伏的情況。從戰士們“只盼望天快點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句,可以看出戰士們決心打勝仗的強烈愿望,也可以看出戰士們從“天還沒亮”潛伏到“黃昏時分”是多么不容易!)
3.小結第2段課文:這段課文對戰士們執行偽裝潛伏任務的情況寫得比較詳細,這是作者細致觀察的結果。這樣寫也為后面情況的發展做了鋪墊。
(二)學習第3段課文。
1.指名讀第4、5小節。(1)什么叫“火力警戒”?敵人使用他們的看家本領“火力警戒”,說明了什么?(“火力警戒”就是用打槍、打炮等辦法來防止對方的襲擊,課文中是指打炮和使用燃燒彈。敵人使用他們的看家本領一方面說明了敵人的窮兇極惡,另一方面也表現了他們內心的虛弱和膽怯。)(2)敵人施行火力警戒,使用了燃燒彈,對我軍的潛伏部隊有什么威脅?(“附近的荒草著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蔓延”是說火勢不斷地擴展,荒草著火的面越來越廣。本來就很危險的潛伏環境變得更加危險了。)
(3)在書上畫出描寫邱少云當時處境的語句。你能用四個字概括嗎?(烈火燒身)
2.指名讀第6小節。
(1)邱少云同志當時是怎樣想的?
(2)作者是怎么想的?他為什么沒有那樣做?(當邱少云烈火燒身的時候,他只要打個滾就會把火壓滅,“我”只要扯掉他身上的棉衣,就能把火熄滅。但是他們為了整個班不受損失,整個作戰計劃不受影響,都沒有這樣做。)
3.學生默讀第7小節,邊讀邊思考下列問題,然后分小組討論。(1)這一小節中的“我”指的是誰?“我”在這一小節中連續出現幾次?(2)“這怎么忍受得了呢?”指的是誰?(既指邱少云,又指“我”。意思是說:邱少云被烈火燒身,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眼睜睜地看著親密的戰友被烈火燒著,這怎么忍受得了呢?)
(3)“擔心”是不放心嗎?(“擔心”在這里不是不放心。人的忍受能力有個極限,當痛苦超過忍受能力的極限時,人就會不由自主地跳起來,或叫起來。作者的“擔心”正說明邱少云用頑強的意志忍受著極端痛苦的煎熬,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對戰友的關心和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