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領悟 想象 行文——看圖(剪紙作品)作文教學四步曲(附:學生習作)
這小猴子平常都是在樹上爬高上低,可是個典型的"旱鴨子".看,它在水中一浮一沉,眼見就要沒命了.白白見狀,連忙跳進水中將其救上岸來.
皮皮將白白如此深名大義,不和自己一般見識,再想想自己剛才的行為,不禁羞愧地低下了頭. (肖綺)
小老鼠上燈臺
一天晚上,一只饑餓的小老鼠被大王派出來覓食.它東尋西找了好半天,也沒有找到一丁點可以吃的.此時的它已餓得頭暈煙花,四肢無力.正當它無計可施之時,突然它那靈敏的鼻子嗅到了一股香味.對!那應該是油的香味!它抬頭一看,只見客廳中間的八仙桌上一盞玲瓏剔透的雙層油燈正在默默地燃燒著,那濃郁的香氣便從這兒彌漫開來.看到這兒,小老鼠心中不禁竊喜,他恨不得現在就爬上去喝個夠,但一想到大王的命令,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趕忙回去報喜訊.
鼠大王聽后欣喜若狂,趕忙召集家庭成員偷油工作動員會.他拍著那個立了大功的小老鼠的肩膀說:"他為我們找到了最好的食物——燈油!那可是上好的補品.下面就讓我們去盡情享受,好不好 "眾老鼠齊聲叫好.鼠隊浩浩蕩蕩朝目的地進發了.
來到燈臺前,小老鼠們一個個必恭必敬地列好了隊,其中一只老鼠走出隊列,誠懇地說:"大王,您為我們老鼠家族費盡了心思,熬白了頭發,這次您一定先來品嘗,這是大伙的意見,您千萬不要推辭!"眾小鼠也隨聲附和.鼠大王一聽正中下懷,便虛情假意地說:"既然大伙兒這么盛情,我也就不推辭了.不過我只嘗一小口,大家就按現在的隊列一個接著一個,千萬不可亂了秩序……"話沒說完,它已爬到了燈臺的第一層上.
只見鼠大王三下兩下就爬到了燈臺的最頂層.它不喝倒沒什么,這一喝起來還真沒完沒了,完全忘記了那些排在自己身后的子民們.也難怪,那油也實在太香了,再說它也好久沒有享受過這樣的美味了.下面的老鼠一個挨著一個扒在燈柱上,一個個敢怒不敢言,只好眼巴巴地望著大王喝.也不知是它們心中擔心那點油被喝完了,還是埋怨大王言而無信,又或是它們累得難以忍受,這些老鼠們都不約而同"吱吱"地叫出聲來.
老鼠們的叫聲把正在沉睡的主人驚醒了.他透過門縫看清了眼前的一切.他連忙學著小貓"喵喵"地叫了兩聲.眾鼠一聽,忘記了喝油,一個個嚇得腿腳酥軟,動彈不得.正因為有了這一幕,才有了后來的民謠:"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老鼠老鼠你別急,抱只貍貓來哄你." (許慧)
總評:
本課教學體現了這樣幾個特點:
一,體現了新的教材觀.本次習作課的設計靈感源于蘇教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習作4,但教者沒有把教材當成"法定文件"惟命是從,沒有把教材當成圣經頂禮膜拜,而是在充分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進行了再加工與重構.應該說,教材中的四幅剪紙作品無論是造型,還是刀法都頗見功力,堪稱精品.從反映的對象來看,它們比較廣泛地反映了各民族的多彩生活;從表現主題上說,也都是積極向上的,或反映了蒙古少年的刻苦,或體現了漢藏情深.但遺憾的是這些生活與學生相去甚遠,作品中是事物對學生來說知之甚少.筆者以為,藝術作品只有貼近欣賞對象,才能進行有效地轉化,才能實現到其本身應有之價值.教材上的這幾幅剪紙作品,不僅是幾件藝術品,它們一走進教材,便成了教學的內容——學生看圖習作的素材.而看圖習作所提供的圖畫,只有貼近學生的生活,與他們的生命律動合拍,才利于他們表達傾吐.重組后的教材變得怎么樣了呢 它們的面孔不再陌生冰冷,而顯得非常具有親和力;它們與學生不再有距離,而是非常的貼近,與學生的文化背景貼得近了,與學生的認知活動更熨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