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紙教案
(1)、過渡:姥姥的剪紙技術究竟“神”到什么程度?現在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看看課文哪些語句具體描寫姥姥的剪紙“神”?用筆劃一劃,在旁邊寫出你的體會更好。 (2)、學生交流,師生共同評價、品讀、感悟姥姥剪紙的“神”。 (3)、課件出示:“喜鵲登枝”的剪紙 這就是姥姥剪的“喜鵲登枝”,我們來欣賞一下。梅枝、喜鵲形象怎么樣?它們的大小和位置安排如何?看到這里,我們對姥姥不由產生了一種什么感情? 指導朗讀“喜鵲登枝”的語句。讀出姥姥的技術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 (二)、討論:姥姥高超技藝的原因。 姥姥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藝術作品?(找找文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話) 1、課件出示:“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姥姥對什么最熟悉不過?為什么?從哪看出她總剪?
學生邊讀邊體會
學生通過課件展示栩栩如生的剪紙畫面,進行生本對話,把厚書讀薄,讀出一個字“神”,再讓學生圍繞“神”字把書讀厚,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掌握了知識,訓練了概括能力。
練習朗讀,體會姥姥的技術高超。
思考,在文中找找。
讀句子,體會
教 和 學 的 過 程
內 容 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課件出示:“數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指名讀、討論從中讀懂什么? 指導讀好上面的話。 2、對于熟能生巧的道理,你有這樣的體驗嗎?舉舉生活中的例子,用下面句式來說一說。 課件出示:“(姥姥剪紙),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聯系生活實際運用這樣的句式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