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
第二課時
一. 游戲
現在讓我們到操場上找找風。(師生一起到操場上,記著帶彩色皺紋紙條)
讓我們閉上眼睛感受風得感覺。
風能看得見,摸得著嗎?你借助什么東西找到了風?(風吹得彩色皺紋紙條、風吹得樹葉樹枝、風吹得衣服……)
還有什么東西能看出風得存在?
二. 欣賞
風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現在畫中?讓我們來欣賞幾幅關于風的作品。
5. 欣賞老師準備的范圖
6. 欣賞美術書中的圖片
欣賞優(yōu)秀學生作品
三. 創(chuàng)作
1.老師示范: 思考:借助什么表現風。
勾線:用黑色勾線筆畫出物體。
上色:多用色彩表現。
2. 學生練習:
要求:1. 獨立創(chuàng)作一幅表現風的想象畫。
2. 用線條和色彩表現。
四.評價
學生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評出“最佳表現獎”“最有進步獎”。
五.延伸
讓我們來讀讀書中得“知識窗”。
請運用課后時間查閱資料,搜集有關現在人類運用風能的知識,下節(jié)課交流。
作 業(yè) 要求:1. 獨立創(chuàng)作一幅表現風的想象畫。
2. 用線條和色彩表現。
板 書 設 計 第3課 風
演示區(qū)
以學生定主題,同學們出謀劃策,教師板演,舉例說明繪畫方法與步驟。
第4課 風箏 共 2 課時
課時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風箏的造型特點,理解對稱特征事物在生活中的應用。掌握飛行物體的基本常識,體驗放飛活動的樂趣。
2.表現放風箏的場面、氣氛和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表現能力。
3.通過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民間藝術獨特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本課內容是飛行單元的第一課,風箏是世界公認的人類最早的飛行器,理解作為玩具的中國風箏在飛機發(fā)展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課要求運用學生已有的經驗,回憶和體會放風箏的情景,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放風箏的內心感受。教材要求創(chuàng)作時畫出放風箏的場面、氣氛和有趣的放飛感受,以此來表現內心對風箏的真實感受。
1. 了解風箏的特征,理解對稱特征事物在生活中的應用。
2. 以繪畫的形式表現放風箏時的場景、氣氛和感受。
教 學 準 備 師:范畫、照片
生:課本、畫紙、水彩筆、油畫棒、風箏、圖片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環(huán) 節(jié) 師 生 活 動 二 次 備 課
第一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