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美術教案
②汗衫的特點:時代性、簡潔性、裝飾性、隨意性。
③汗衫圖案設計。構思立意:構思立意貫穿于設計的始末,可考慮設計何種類型?為什么人設計的?設計什么主題?(1)有意義的主題:如禁止吸煙、還地球于和平、植樹造林、保護家園等。(2)隨意型主題:如“我喜歡的卡通形象”等,本課教學可著重講解隨意性主題。圖案設計:(1)可設計非四邊形的。設計時要注意圖形面積的大小,袖口、領邊與中心圖案的協調呼應,既不能塞得太滿,也不可太疏朗。(2)四邊形的圖案。四邊形的圖案應在汗衫胸前或背后顯要的位置。汗衫圖案設計還可分為:文字式、圖文并茂式、圖形式,其中后兩種更受學生歡迎,特別是書本上的幾幅作品很吸引人,這些圖案設計時采用了省略(圖案人物中的頭部省略)、借代(借穿衣人的頭來完整圖形,從而引起滑稽、幽默感)、前后呼應(前后背心的圖案設計互相呼應、互相補充,產生戲劇效果)、漸變(一群動物手拉手,由小變大繪于胸前,產生了強烈的運動感)等表現手法。
●汗衫繪制方法、步驟:
①把8開(4開)畫紙裁成汗衫樣式。
②直接在紙做的汗衫上繪制圖案,圖案可繪制成四邊形的或非四邊形。
●學生作業:
在白紙或舊報紙上用繪畫的方式設計汗衫圖案,力求圖案新穎、別致。
●學生作業展評:
可組織學生辦個“汗衫專賣店”推銷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作品的設計意圖,看誰的作品最有創意?誰的作品最暢銷?誰最會推銷自己的作品。
●教師小結語。
三、學習評價建議:
●是否在汗衫設計只能感表現出新奇的創意?
●對自己的創作效果是否滿意?
●能否用口頭語言或短文形式,對自己和同學的作業進行評述?
四、教師教學隨筆:
第十九課:兒歌、童話配畫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可以歸屬于《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家美術課程標準》中的“綜合•探索”這一全新的學習領域,它是“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等美術學習領域之間、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社會相綜合的活動,旨在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探究能力,要求學生靈活運用各學科的知識設計探究性活動方案,進行制作、表現和展示,體驗憐憫和成就感。本課從開拓學生視野入手,啟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進行大膽創作。創作形式可多樣,可讓學生用自己學過的手法配畫,如:線描、版畫、水彩、水粉、攝影、油畫棒刮畫等,并且可以結合班隊活動、節慶表演,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選擇或自編兒歌、童話為腳本,自制布景、道具,分角色進行木偶、皮影、話劇表演。
本課是使學生了解文學與美術兩種藝術形式的聯系。兒歌是兒童自己的詩歌,它豐富多彩、富有童趣的內容,短小淺白、瑯瑯上口的藝術形式,特別適合童年階段的孩子。而童話通過奇特的幻想和有創意的夸張編寫而成,它想象豐富,意境優美、故事生動、語言樸素,也深受世界兒童的熱愛。它不僅教育孩子,引起他們的美麗想象,陶冶情操,也啟迪人們深思。因此,為兒歌、童話配畫能使學生更好地實現對情與美的理解,創設一個新的教學環境,喚酲學生的思維機制,制造出一個活躍中有競爭、笑聲里有思考的愉快、新奇的教學氛圍,它能集畫、說、寫、玩于一體,開發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由單一性發展向綜合性發展轉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