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第十二冊美術教案
親近大師——色彩畫欣賞教學目標:了解一些世界著名的畫家及其代表作。通過臨摹,色彩搭配的豐富效果。教學重點:了解一些繪畫大師的色彩畫作品,并能臨摹、改畫或重新創作作品。教學難點:能真切感受繪畫藝術作品的美。教學教程:㈠引導階段⑴引導學生討論: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繪畫大師有哪些,你能舉出一些他們的作品嗎?⑵通過討論,激發學生進一步了解大師作品的興趣。㈡發展階段⑴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比較各種色彩畫作品的不同風格。⑵全班交流,解決問題。⑶教師出示一些世界著名畫家臨摹、修改前人畫作的范例,讓學生進行比較,指導臨摹和改畫的方法。⑷學生利用自帶的繪畫工具進行臨摹、改畫。⑸全班交流展示畫作。
水墨畫創作㈠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欣賞、了解水黑畫作品,體會作品中的內涵與情感。對水墨畫產生興趣,能充分表達自己內心感受。教學重點:用水墨的視覺語言進行創作,并能在作業中充分表達自己內心感受。教學難點:對水墨畫產生興趣,能體會作品中的內涵與情感。教學過程:㈠欣賞評價觀賞師生課前搜集的令你感動的繪畫作品圖片。㈡課堂討論:你為什么喜歡這些作品?總結藝術不是單純地對真實事物的再現,而是作者情感加工后的現再認褒的產物。分析文人畫作品,理解用夸張、借代等方法表現自己的情感。㈢操作練習:利用水墨畫的表現形式進行嘗試練習,創作一幅表現自己熟悉的生活場景或感興趣的事情的習作。㈣展示評價:分組展示習作,看看別人是否能領會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提出改進建議。㈤課后拓展:按照學以致用的學習原則,在平時要學會飽含熱情地進行繪畫創作。
水墨畫創作㈡教學目標:了解當代藝術作品,理解“筆墨當隨時代”的內涵。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時代感。教學重點:能在水墨藝術手法和繪畫風格上作一些新的嘗試與創新。教學難點:能了解當代藝術作品,理解“筆墨當隨時代”的內涵。教學過程:⑴欣賞評析:欣賞課本《游泳》范圖,體會獨特的風格。師生共同欣賞課前搜集的風格獨特的繪畫作品,探討作品的時代牲特征。⑵課堂導入:讓學生說出內心感受和見解,從石濤的“筆墨當隨時代”理論引出課題。⑶欣賞評析:師生共同欣賞課前搜集的認為風格獨特的繪畫作品,探討與眾不同之處。⑷課堂小結:你從這些作品中受到什么啟發?什么樣的作品有時代特色?師生共同制定出評價要求。⑸創作表現:自定一個主題,思考可用什么方法和形式來表現。鼓勵在水墨藝術手法和繪畫風格上作進一步的創新。⑹課堂評價:可采用小組互相評或自評以及展覽的形式進行。⑺課后拓展:思考怎樣的水墨畫作品才能算是“筆墨當隨時代”。
詩配畫教學目標:通過欣賞,讓學生感受詩配畫的意境美。了解詩配畫的有關知識。用所學知識為詩歌配畫,體驗詩配畫的創作過程。教學重點:用“水墨畫形式”進行詩歌配畫。教學難點:詩配畫畫面的意境的獨特表達。教學過程:⑴教師出示欣賞掛圖,提出問題。①這些畫與平常的畫有什么不同?②畫面和詩句有什么聯系?③畫面是如何表達詩的意境的?用自己的語言表達。⑵學生分小組探討,解決問題。⑶教師示范:以《尋隱者不遇》為例,講解詩配畫的過程。⑷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體會、思考詩在畫面的擺放位置,是“貫穿全畫”還是“獨處一隅”(橫寫、豎寫)⑸作業設計:用水墨畫形式,表達自己喜歡的一首詩。⑹巡回指導①提供相關的水墨畫資料。②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欣賞,做到相互啟發。③指導個別學生利用水墨表達詩句意境。④適當給予學生水墨畫技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