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認識》教學設計
3、那么一秒有多長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一聽,教師隨著秒針的動一秒一秒的數給學生聽。然后問:你覺得一秒鐘是多長時間?到底有多短呢?
4、為了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一秒的長短,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大家可以跟著秒針拍手,記住跟著秒針有節奏的拍。問:你發現了什么 ?哦,原來這樣拍手就可以表示實踐在一秒一秒的過啊。請你跟著秒針再拍拍手。如果我們不用跟著秒針還會表示秒嗎?
現在我們把拍手換成數數,你還會表示秒嗎?誰來試一試? 想一想:老師從1數到20大約需要多少秒?從1數到100呢?
5、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一聲就知道時間過了1秒,拍一下手可以表示1秒,數一個數也可以表示1秒。你還能做一格其他的動作也來表示1秒?指名做做看。
〖設計意圖:小學課標明確指出:小學數學必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從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學習方式。我這樣安排,恰恰給學生創造了體驗、感受、經歷的機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真真切切的經歷“扶-----半扶 ------放”的三個階段的過程,逐步熟練準確的運用自己的方法去觀察一秒、感受一秒,充分體驗,達到內化,使秒在學生頭腦中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時間概念,而是與自己的某一動作相聯系,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推理能力。〗
6、那你覺得一秒鐘給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你感覺在這樣短短的1秒的時間里能做哪些事情?讓學生充分體驗后交流。然后教師提供一組信息(課件出示)
知識窗-----(1)96頁的知識窗的內容
(2)神六一秒約飛行7800米
鉛筆廠一秒約生產300枝鉛筆
三峽水電站平均一秒約發電2685千瓦時
有的電腦一秒就可以完成3萬億次運算
第一組讓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說一說誰跑的最快;第二組老師讀一讀,讓學生體會。
7、小結:1秒鐘確實很短,但你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呀,幾個1秒鐘連起來就能做更多的事情啦。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1秒、體驗1秒,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讓孩子們在這一過程中充分認識1秒,利用課件出示信息,讓孩子們了解1秒能產生的巨大價值,從而進行惜時教育!
(二)體會幾秒
1、過渡:剛才我們認識了一秒,你能認識2秒、5秒、10秒、20秒、30秒甚至更多的時間嗎?
2、觀察表,秒針走多久就是2秒呢 ?是多久呢?你會用你喜歡的某個動作來表示嗎?秒針走多久是5秒呢 ?能從鐘表上找出從哪里到哪里是5秒呢?多找幾個同學從多角度發言,還可以到前邊指一指。30秒走幾個小格呢?是多久呢?請大家安靜的趴在桌子上休息30秒鐘。那你們想一想一圈有60個小格,假如秒針從數字12走一圈又回到數字12這兒,是多長時間?
* 學生可能只認識到了60秒,(60秒)接下來可以這樣引導:秒針走一圈,你們猜一猜分針會走多長的距離?。
* 學生也可能還會說出1分鐘(板書:1分 60秒),教師就可以這樣說:誰說得對?分和秒之間有什么關系?我們想辦法驗證一下。然后從兩個角度引導學生驗證:
第一種:數數法--------(1)讓學生先算一算,一秒數一個數字,60秒大約數多少個數字 (2)教師計時,學生按這樣的節奏看看1分鐘大約數多少個數字? (3)你們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