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2、重視學生遷移類推能力的培養。
筆算教學仍可采用先嘗試再交流討論的方法,引導學生把例1的連續進位加的原理類推到三位數加三位數,加以一般化,也就是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并說說計算連續進位加法應注意什么。
3、p18“做一做”最后一題是三次連續進位加,和超過1000,要求學生運用遷移類推進行計算。
4、練習五1-4是鞏固例2的練習訓練,重在幫助學生掌握加法筆算的方法。
第3課時 練習課
一、教學內容:
p.19練習五5-10
二、教材分析:
練習五4-10是加法的綜合訓練,有各種形式的計算,從加數的位數來說,有三位數加兩位數的,也有三位數加三位數的,從進位的次數來說,有不進位的,有一次進位的,兩次、三次連續進位的。從形式來講,有單純計算的,也有結合實際問題計算的,還有改錯題。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
三、重難點:
正確計算。
四、教學目標:
會正確和比較熟練地計算。
五、教學建議:
第9題,涉及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估算等多方面的知識,體現了很大的開放性。如果不考慮路程只考慮路線,可以采用多種走法,然后再根據路程選擇最近的路線。要選擇最短的路線,可以讓學生根據實際需要采取估算的策略,如要比較75+329和440的大小,可以用80+330估算,要比較410+125與510的大小,只要想410+100=510即可。
第4課時 筆算連續退位的三位數減三位數
一、教學內容:
p.22,例1
二、教材分析:
例1的教學內容是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同加法一樣,教材仍然采取情境引入、估算、筆算三個層次安排教學。
從學習題材上以“美麗的云南”為題材,標出云南三個旅游城市的位置,在各個城市旁附有著名風景點的照片。一方面,為學生自然地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學習地理知識的機會。如,使學生知道昆明的標志性旅游景點是石林、大理是三塔、麗江是玉龍雪山。同時,三個插圖體現了不同的層次。第一個圖是一個簡單的路線圖,給出三個城市的相對位置及昆明到大理、昆明到麗江的路程,第二個圖給出故事的具體情境,這是一個不涉及到時間、速度的最簡單的行程問題,給出了起點、終點、此刻位置、兩地距離等若干要素,很自然地提出問題。第三個圖是一個線段圖,是把實際問題數學化的一種方式。從這個圖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種信息(如行走的方向、昆明到大理和麗江的路程、要求的是什么,等等。)
從計算方法上先估算,再筆算。
三、重難點:
連續退位的方法(哪一位上的數不夠,都要向前一位退1)。
四、教學目標:
掌握“哪一位上的數不夠,都要向前一位退1”的減法連續退位方法,并能正確地筆算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
五、教學建議:
1、聯系實驗更換學習題材,激發學習興趣。
可將例1的題材更換成“美麗的浙江(杭州、臺州、溫州)”。
2、重視學生獲取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能力的培養。
教學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觀察圖片,進行討論:這幅圖反映了什么事情?提出了什么數學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學生解答有困難,可以用線段圖幫助分析。
3、重視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
對于348,可能有學生提出看做300,也可能會提出看做350,可以結合估算的結果進一步討論看作哪個數估算的結果與計算的結果更接近?通過這樣的討論,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教材上只是給出一種估算的策略,實際教學中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估算策略,如520-350。在練習中,教師也要注意提出估算要求,使學生逐步能夠靈活地運用這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