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五、教學建議:
1、用好主題圖,幫助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和作用。
原省編義教四冊p.105《加法的驗算》,只重視了驗算方法,不利于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和體會驗算的作用。
準備題
32+7 40+15 26+13
7+32 15+40 13+26
例2 7432與1564相加的和是多少?
1564+7432=□ 1564+7432=□
新教材設計了兩幅有聯系的買東西的情境圖:①媽媽買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付出200元。②售貨員找給媽媽17元。這個買東西的過程包含了一個加法問題(買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多少元?)和一個減法問題(應該找給媽媽多少錢?)。由孩子提出的“找的錢對不對呢?”提出檢驗計算結果的問題,引入驗算的教學。因此,教學時教師要指導學生看圖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理解驗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驗算方法。
(1)獨立嘗試驗算方法。
(2)小組討論交流驗算方法,體會多種驗算方法。
(3)歸納總結驗算方法。
3、注意練習形式的多樣,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
練習七第l題是鞏固三位數的加減計算,安排了4道三位數加法題和4道三位數減法題,結合第三節的教學,可以要求學生先計算,再驗算。
第2題是找錯題,要求學生用驗算的方法找出錯題,再改正。既鞏固了驗算,又鞏固了計算。
第3—4題都是應用加減法各部分的關系進行計算和填空。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交流,說說是怎樣填出來的。
第8課時 綜合練習
一、教學內容:
練習七5-9
二、教材分析:
第6題是一道情景題,教材呈現一艘客輪到碼頭后旅客上下船的情景,是一道兩步計算的加、減應用題。
第8題是一道開放題,給出一組商品的價格,要求提出問題并計算。因為商品的品種較多,所以能提出多個不同的問題,計算的結果也不同。接著由小精靈提出“用500元可以買哪些商品,還剩多少元?”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先估算,再進行計算。
第9題是選作題,使這四個數建立起一個等式,實際只要考慮每個數的個位數。答案是107+108-106=109。
三、重難點:
解決問題。
四、教學目標:
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五、教學建議:
第8題也是一個開放題,鼓勵學生提問題,如學生可以提出某兩種商品總價是多少,某種商品比另一種商品貴多少錢。在解決問題時,注意體現開放性,如解決小精靈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時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加以解決,然后再用精確計算解決第二個問題。
第9課時 整理與復習
一、教學內容:
p.32-33練習八
二、教材分析:
學習完本單元,整數加、減法的教學也就基本結束了。在“整理和復習”中,主要對整數加、減法筆算的相關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培養學生總結和歸納的能力。并安排了應用問題,通過解答應用問題鞏固計算,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計算與實際的聯系,增強應用意識。
三、重難點:
三位數加減三位數中連續進位加和連續退位減。
四、教學目標:
會正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五、教學建議:
1.萬以內筆算加減法的法則的復習。
教材上沒有給出現成的法則,教師要注意讓學生自己通過討論加以解決,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運用計算解決問題的復習。
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加以解決,體現開放性。
3、保證一定的訓練時間和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