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4、在合作學習中理解和掌握“哪一位上的數不夠,都要向前一位退1”的計算法則。
在學生獨立嘗試的基礎上,通過小組交流,得出結論,理解和掌握“哪一位上的數不夠,都要向前一位退1”的計算法則。教材上也沒有借助直觀的操作和分步的退位過程來幫助理解算理。而是讓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退位減法知識,通過小組討論來進行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5.p23“做一做”是一道開放題,可放手讓學生自由地提出各種問題,加法和減法都可以。
第5課時 筆算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
一、教學內容:
p.24,例2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在例1的基礎上,把被減數517改為507,提出思考的問題:計算上有什么不同?引出本例需要探究的問題“要從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辦?”
三、重難點:
被減數中間0的退位。
四、教學目標:
理解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五、教學建議:
1、抓住關鍵,突出重點。
教師要抓住“要從十位上退1,十位是0,怎么辦?”這個關鍵問題組織教學。
2、運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和掌握方法。
(1)獨立嘗試;
(2)小組討論交流;
(3)媒體演示;
(4)歸納小結。
第6課時 筆算被減數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
一、教學內容:
p.24-26,例3、練習六
二、教材分析:
例3是被減數中間和末尾都是的連續退位減法。因為被減數只有三位數,所以筆算計算原理與例2相同。教材在這里安排用多種方法計算,運用豎式計算方法和過去學習的口算的方法,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教材中提示了兩種口算的方法。
三、重難點:
理解被減數中間、末尾有零的退位減法的算理。
四、教學目標:
理解被減數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并能運用多種方法正確地進行計算。
五、教學建議:
1、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
由于學生已經具備了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退位減的技巧,本節課教學重在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教材上提供了三種不同的算法,教學時應該鼓勵學生想出更多的算法。
2、運用多種形式的練習,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
第7課時 加減法的驗算
一、教學內容:
p.27,例1、p.28,例2、練習七1-4
二、教材分析:
本節教學內容是學習加減法的驗算方法。教材編排有這樣幾個特點:
(1)用買東西(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的生活實例引出驗算問題。
(2)以往加、減法的驗算是放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中分別學習的,現在采用加、減法驗算集中編排,加法和減法的幾種驗算方法集中出現,以利于學生通過加、減法的互逆關系理解和掌握加、減法的驗算方法,體現方法多樣化。
(3)體現合作學習的要求,加減法的驗算方法都是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得出。
例1(加法的驗算)重點突出驗算方法的多樣性。教材上提供了三種驗算的方法:交換加數位置,和減去一個加數等于另一個加數。隱含的數學知識:加法交換律、加減法各部分間關系。
例2(減法的驗算)編排方式與例1相同,突出驗算方法多樣性。教材上提供了兩種驗算的方法:被減數減去差等于減數,差加減數等于被減數。
三、重難點:
驗算的作用和多種驗算方法。
四、教學目標:
理解驗算的意義,培養檢驗的意識和習慣,會用多種方法對加減法進行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