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東、南、西、北”教學設計
②小組交流,你根據什么來確定各方向的?
③觀察操場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互相說一說,并做好記錄。
④試一試,根據一個方向確定其它三個方向。(分小組開展活動)
a、面對南面,你的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b、面對東面,你的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c、面對西面,你的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要求學生自己讀題。
提問:書櫥在小華房間的哪一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窗戶在小華房間的哪一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房間的東面和西面分別有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你自己的房間是怎么布置的?你房間的東、南、西、北面分別有什么?在小組里說一說。
(5)送小兔回家:(課件出示——樹林里,一只小兔愁眉苦臉的站著。)
談話:有一天,一只小兔在樹林里迷了路,分不清東、南、西、北了。它只記得自己的家在樹林的東面,可怎么也找不著自己的家。瞧,小兔愁眉苦臉的樣子,多可憐呀!你有辦法幫助小兔辨清方向,找到回家的路嗎?
學生交流辨別方向的方法,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的圖。
4、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自己可以得幾顆星?
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認識現實生活中的四個方向:東、南、西、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并不同程度地積累了一些確定方位的經驗和方法,但是學生的這些經驗又往往是零散的、不清楚的。本節課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討論和交流,幫助學生整理、歸納辨別方向的方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一些確定方位的活動,在活動中加深理解和記憶,發展方位觀念。通過介紹生活中常用的、有實用價值的確定方位的策略,以加深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認識,豐富學生的生活積累。
教學目標:
1.經歷在現實的情境中確定和區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過程,能正確地辨別這四個方向。
2.在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位及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確定其他三個方位的過程中,提高運用所學的方位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觀察、交流等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體會數學的實用價值,發展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在現實情景中辨認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確定其余的三個方向。
教學難點:使學生在觀察、交流等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1.組織學生到學校的操場上,觀察學校操場的東、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并記錄下來。
2.要求學生向家人了解“如果在野外迷路了,怎樣確定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3、相關的課件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力求體現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教學理念。
1.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入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新課標指出:“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因此,通過選取學校門口、教室之中、居住空間、操場周圍等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從日出東方這個自然規律和學生的已有經驗切入,使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數學就在身邊,進而對數學產生一種親切感,激發了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