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東、南、西、北(通用6篇)
認識東、南、西、北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了解東、西、南、北這四個方向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預習方案:
1.讀書1到3頁,你讀懂了什么?
2.找一找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3.說一說,教室里的東、西、南、北方都有什么.
課堂展示:
一、導入新課:
1、創造情景讓學生說說“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轉”。復習和感受方位。
2、組織學生活動: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師:“誰認得東、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樣認識的?”
4、出示課題:位置與方向
二、合作學習: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報)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三、匯報展示
1、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出示例1掛圖:
*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 )面。教學樓在操場的( )面,大門在操場的( )面。
2、完成“做一做”
四、反饋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濟南市的東西南北方向?
5、背兒歌:
早晨起床面向太陽,前邊是東后邊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五、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認方向。
教學內容:三年級下冊3頁例1及練習。
教材分析;
教材呈現了學生在操場上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自身的方位來形成辨認東、西、南、北這四個方向的技能,并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學情分析: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方位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抽象的,因此在教學時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豐富學生對方位知識的體驗。
認識東、南、西、北 篇2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活動一:分清左右
今天姚老師非常高興來和小朋友一起上課,讓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看看誰的反應快。聽口令: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女生請高高舉起你的右手,男生舉起左手。
看來我們班的小朋友非常聰明,一定能學好這一課。
活動二:揭示課題
師:你知道今天有哪只小動物也來上課嗎?
生:喜洋洋。
師:剛怎么沒找到啊!
生:因為喜洋洋在我的后面
師:請你向后轉,現在喜洋洋在你的哪面?
生:在我的前面。
師:今天我們要學個新本領,說說喜洋洋所在的方向。(板書課題:認識方向)
二、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活動三:教室中認識東南西北
師:今天懶洋洋也想和小朋友一起上課,可他遲到了。原來貪玩的懶洋洋在來的路途中跑到野外去了,不知不覺迷失了方向,這可怎么辦呀?還好有太陽幫忙,瞧!它來了。
師:小朋友,你知道太陽是從哪里升起的嗎?
生:太陽從東方升起。
師: 在我們教室中喜洋洋所在的位置就是教室的東面。太陽就是從東面升起來的。(手勢)你還知道哪些方向?
生:南、西、北
師:灰太狼和紅太郎偷偷地跟進了教室,灰太狼埋伏在教室的南面等待著抓懶洋洋,紅太郎在對面等待著。
師:誰愿意幫老師把西,北兩個方向的卡片貼在教室相應的位置上,請選擇一張貼一貼。這兩位小朋友在貼的時候其他小朋友要睜大眼睛看,看他們貼得對不對。
師:謝謝你們,現在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我們的教室,說說那只小動物在教室的東面?南面,西面,北面各有什么?(教師邊指邊提問。)
活動四:通過體驗感知分辨東南西北的方法
師:懶洋洋還有個難題,它經常搞不清東南西北,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很快地分清東南西北呢?
1.請小朋友面向東起立,向右轉面向哪?(南)再向右轉面向西,繼續向右轉面向北,再向右轉面向東。
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閉上雙眼,站在原地不要轉,看看誰的記憶力最好,東向右轉面向哪面?向右轉,睜開眼看一看繼續閉上眼。······
2.師:你發現了什么?
生1:東南西北是按順序排列的
生2:不論面向哪,喜洋洋的位置沒變,一直在教室的東面·······
生3:面向東,右手指向南;面向南,右手指向西;面向西,右手指向北;面向北,右手指向東。(板書)
師:你發現面對的方向和右手的方向有什么關系?(按照東南西北的順序,面對的方向往下數一個就是右手的方向。)
(師生對口令)東往下數一個是?南往下數一個是?西呢?北呢?
3.師:太陽從東方升起,從哪里落下?
生1: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
師:東、西是相對的兩個方向。還有……南、北是兩個相對的方向。
4.練習。
①當我面對北時,我的后面是( ),我的右面是( ),我的左面是( )。
②我們小朋友現在面向西,能說說其他三個方向的位置嗎?知道的小朋友馬上和同桌說一說。
師:小朋友想的辦法又好又多,現在懶洋洋知道怎么來辨別方向了。謝謝你們。
三、設計懸念,鞏固和擴展知識
活動五:
師:懶洋洋明白了,可我們的小華在自己房間了犯糊涂了,得請大家幫忙,瞧,這是他的房間。
我住的房間窗戶在南面,你能說說房間里的東、西和北面各有什么嗎?
師:從題目中我們先知道了那個方向?小華房間的窗戶在南面。也就是窗戶在房間的南面。
師:知道南面我們馬上能知道那個面?
看著圖片我們就像站在房中面對著北面,現在能說說其他兩樣物體的位置嗎?
活動六:
師:小朋友比懶洋洋聰明多了,它很不服氣。我來晚了還沒參觀過這美麗的校園呢?誰有本事說給我聽,讓我了解一下舜湖學校。
師:它說:“如果我現在站在學校的舜湖廣場上,廣場的東面,南面,西面,北面各有什么呢?”請小朋友閉上眼仔細想一想,想好后再舉手。
生:我們的教室在舜湖廣場的東面,校門在舜湖廣場的南面,跑道在舜湖廣場的西面,綜合樓在舜湖廣場的北面。
師:如果我們現在的位置就好像站在舜湖廣場上,能幫助懶洋洋把這四張卡片貼到相應的位置嗎?
活動七:介紹路標
師:瞧,懶洋洋一聲不吭,徹底地服了我們。剛才我們根據太陽升起的方向,很快地找到了東方,我們也可以根據熟悉的事物辨別方向。
師: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路標上也都標著東南西北
師:這張路標圖片上哪里標有方向?
生:學生指,(南)這個南就表示往前是南方。
師:這張那?表示前方是(北)。
師:在十字路口一般都標有這樣的指示牌。同學們可以留意觀察觀察。
活動八:野外辨認方向的方法
師:如果沒有太陽,沒有熟悉的事物,沒有路標,在野外迷了路,怎樣辨認方向呢?
學生匯報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
(1)用北極星來認方向。北極星總是指著地球的正北方。
(2)看樹的枝葉,茂盛的向南,稀疏的向北。
(3)看年輪,年輪寬的向南,窄的向北。
(4)指南針可以辯認方向。
師:在白天我們可以根據太陽升起和落下的方向辨別方向。晚上可以根據月亮辨別方向,也是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太陽是一樣的。我們還可以用北極星來確認方向。
師:當我們在大海上航行,在沙漠中旅行迷了路,天氣又很糟糕時,有了指南針,我們就可以找到正確的方向了。小朋友們你們會用指南針嗎?
師:教師介紹使用指南針。
五、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和誰交上好朋友?
(東南西北)
師:確定了一個方向,怎樣來找其它三個方向呢?先找什么?再找什么?
六、課外活動
懶洋洋和小朋友道別了,謝謝小朋友讓它認識了方向,這回他可不會再走丟了。小朋友今天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一個你喜歡的地方,找一找東、南、西、北四個朋友分別在哪里。
教學內容:認識東南西北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正確辨別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感知方向的相對性,培養方向感。
2.給定一個方向,能辨認其余的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與位置,
3.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增強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在情境中確定和區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根據一個方向確定和描述其他三個方向
教學準備:
1.課件,動物卡片。
2.課前布置小組活動:學校舜湖廣場周圍有那些景物?
收集野外辨認方向的小知識。
認識東、南、西、北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第六冊第一單元例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在指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的一個方向的條件下,會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感知方向的相對性和培養方向感,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
1、能在不同的位置認識方向,體會中心點變了,但東南西北是不變的。
2、東南西北按順時針方向轉。
教具準備:
課件、指南針、方向牌、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游戲活動,導入新課
1、 活動:我們先來活動一下,大家一起來
向前點點頭,向后指一指,向左彎彎腰,向右拍拍手。
師:在剛才的活動中用到那些方向詞?(前后左右)
(請2人一起面對面做游戲)
老師同樣這么說,為什么他們做的不一樣?(朝向不一樣)
小結:看來單單用前后左右來表示方向,還不夠清楚。我們還要學習新的有關方向的知識。
2、師:生活中還有那些表示方向的詞?(揭題,板書課題)
對于東南西北,你們已經知道哪些?大家已知道這么多,你們真愛學習,知識真豐富。這節課我們重點來研究怎樣辨認東南西北。
二、聯系生活,自主探索
1、 學習辨認方向
師:你們知道早晨太陽從什么方向升起的?
那我們教室的哪一面是東呢?(發方向牌:東)
還有3個方向呢?看來有點難,請電腦博士幫幫忙吧。
出示兒歌
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齊讀,確定其余三個方向,發方向牌:西北南)
學生一起面向太陽(面向東)站立,邊指邊說,同桌互說。
2、 活動鞏固方向
活動一:指一指
現在我們已經初步辨認東南西北,接著老師報方向,你們能迅速地指出來嗎?
東,西。 南,北。現在你們發現什么?(東和西相對,南和北相對,板書)這是辨認方向的一個好方法。
練一練:咱們來一道填空題
我的前面是東,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面是南,我的右面是( ),
我的后面是西,我的前面是( ),我的右面是北,我的左面是( )。
活動二:轉一轉
現在老師再報出一個方向,你們能很快地面向著這個方向嗎?
面向東,面向南,面向西,面向北,(再來一次)
在這個活動中你發現什么?(順時針轉,板書)
這是辨認方向的又一個好方法。
只要告訴我們一個方向,就能按照順時針轉的方法辨別其余三個方向
練一練
我的前面是西,大家用順時針轉的方法,指出其余三個方向。
我的前面是南呢?
活動三:寫一寫
發現了這么多的辨認方向的好方法,真不錯。現在老師要收好方向牌,要求同桌合作完成。
要求是:一人,先東南西北選一個方向站好,再說說其余方向。還有一人記錄。
匯報:你是怎么想的?
現在你們又發現什么?(小結:人的朝向是可以變的,但方向是不變的)
活動四:猜一猜
蒙住一同學的眼睛轉幾圈,然后大家告訴他前面是什么方向,再讓他猜出其余方向,大家當裁判。
再讓他當小老師出題考考大家嗎?
三、走進生活,活學活用:(課件)
1、 完成書上例題1
2、 要求:學生當向導,介紹以本學校的校園為中心,東南西北有什么建筑物?
3、 綜合練習
《幫迷路的小兔回家》:一天下午,一只小兔在樹林里迷路了,它分不清東南西北,只記得自己的家在樹林的東面,可樹林的東面在哪兒呢?它怎么也找不到,這下,小兔可著急了。你們有辦法嗎?
小結:數學知識能夠幫助我們辨認方向,(課件)使我們不會迷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關于東南西北方向的知識,我們以后還會繼續學習。
四、總結
1、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2、 回去看看自己家的東南西北有什么建筑物?
3、 寫一則《我幫迷路的小兔回家》的數學日記
認識東、南、西、北 篇4
教學內容:人教版課標教材三年級下冊第3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一第1、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辨認、描述、交流物體所在方向等數學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用到方位的知識,探索辨認方向的方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學生的空間的觀念。
3.情感與態度目標:能夠積極參與辨認、描述、交流物體所在方向的數學活動,并在活動中體會方位知識的作用和價值,感受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能根據自身方位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體會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寫有東、南、西、北的標牌各一張,校園平面示意圖記錄紙每人一張。
教學過程:
一、創造情景,導入新課:
1.讓學生說說“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轉”。復習和感受方位。
2.組織學生活動: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師:“誰認得東、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樣認識的?”
4.全班學生分四組按如下形式站好。(也可以給各組取組名)
第二組
第四組 第一組
第三組
1.請一名學生站在正中間,面向東說一說,他的前、后、左、右分別是哪一組?然后,依次面向南、西、北說一說,他的前、后、左、右分別是哪一組?
2.為什么第一組有時在他的前面,有時在他的后面,有時在他的左面,有時在他的右面呢?
3.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描述這四個組的位置與方向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東、南、西、北。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東、南、西、北
(1)教師站在正中間,拿出東、西、南、北的標牌。提問:你們每個小組有沒有辦法知道自己的那一組應該拿哪一張標牌,說說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2)學生分組討論,并根據已有的生活和知識經驗進行判斷,如: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小時侯學過的辨認東、南、西、北的兒歌……。遇到困難時,教師給予啟發和幫助。
(3)各組匯報討論結果,并說說是怎么知道的?在各組明確自己的方向后,把標牌放在各組的面前。
2.初步體驗東、南、西、北
(1)請一名學生站在正中間,指一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后,面向東說一說,他的東、南、西、北面分別是哪一組?然后,依次面向南、西、北說一說,他的東、南、西、北面分別是哪一組?
(2)剛才,我們面向不同的方向,用前、后、左、右描述了四個小組的位置。現在,我們還是面向不同的方向,用東、南、西、北描述了四個小組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樣嗎?
(讓學生體會到:無論面向哪個方向,東、南、西、北是確定的,前、后、左、右會不斷發生變化)
3.在游戲中辨認東、南、西、北
教師站在正中間,帶領學生做游戲下面的游戲:
(1)東面的小組拍拍肩,南面的小組抬抬腿,西面的小組彎彎腰,北面的小組點點頭。
(2)所有小組面向東,指一指、說一說前、后、左、右分別是哪個方向?
所有小組面向南,指一指、說一說前、后、左、右分別是哪個方向?
所有小組面向西,指一指、說一說前、后、左、右分別是哪個方向?
所有小組面向北,指一指、說一說前、后、左、右分別是哪個方向?
(3)你們發現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之間有哪些有趣的關系?
1.從東開始,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東、南、西、北。
2.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
(4)教師把東、南、西、北的標牌收起來,請學生站在正中間,并蒙住他的眼睛轉三圈,然后告訴他面向的是哪一個方向,讓他指出其余的三個方向,其他同學當裁判。
4.繪制校園的示意圖
(1)看一看、說一說,學校操場的東、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筑物?
(2)在學生描述的基礎上,確定操場四個方向的主要建筑場,并讓每個學生完成下面的校園示意圖。長方形中填寫主要建筑場,正方形中填寫相應建筑物的所在方向,學生可以面向東、南、西、北的任一方向填寫。
操 場
(3)收齊學生的校園示意圖,把全班學生帶回教室。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1題。
2.第3頁例1。讓學生想像自己是小明那樣站在操場中間,完成例1中的填空。
四、全課總結
今天學會了什么?怎樣辯認東、南、西、北?
五、布置作業
1.說一說,你家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些什么?
2.練習一第2題。要求用東、南、西、北進行描述。
認識東、南、西、北 篇5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造過程,數學教學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提出有關數學問題,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基于此認識,在教學《認識東南西北》時,我注重活化教材,注重強化體驗,注重深化應用。采用“課前參與——課堂探索——課后延伸”三段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前參與中尋找抽象概念的感性認識,增強搜集信息的能力;在課堂探索中發現新知,構建新知,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在課后延伸中,提高知識應用的意識,產生新的學習需要。
(以下為我在教學中設計的三個片段)
片段一: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故事引入出示:小兔在大樹林迷路,天黑還沒走出大樹林)
師:小兔只記得外婆家在樹林的北邊。你們有辦法幫小兔辨清方向,找到北方嗎?
生:能。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創設這一數學問題情境,且把問題情境故事化,符合兒童對故事非常感興趣,百聽不厭的心理,有利于集中兒童的注意力,誘發他們思維的積極性,引起孩子更多的聯想。
師:誰愿意幫小兔找到北方?
生1:看北極星,它在天空的北方。
生2:用指南針可以找到北方。
師:同學們真棒,幫小兔找到了回家的路。那么,還有哪些辦法能辨認方向呢?
生1:看太陽。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晚上從西方落下。
生2:清晨,啟明星出現在天空的東方。
生3:看年輪辨方向。
師:同學們真不錯,知道這么多有關方向的知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知識——《認識東南西北》(板書)
把教材中的練習提到前面教學,活化了教材,充分挖掘了教材的探索空間,也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感受和興趣,從而讓他們更加自主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對學生的表現及時評價是進一步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具導向性和針對性,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片段二:體驗感知,辨清方向
1、在教室里找東南西北。
師:你能根據現在你坐的方向說出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嗎?(讓學生用手指一指)
生:我的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師:你們真聰明!根據自己坐的方位,不但能說出你的前后左右方向,還能說出東南西北的方向。你們能說出老師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嗎?(師與生面相對)
生:老師的前面是西,后面是東,左邊是南,右邊是北。
師:大家說他回答的對嗎?
生:對。
師:那么,我們同在一間教室,為什么會不一樣呢?
生:東西南北方向是固定不變的,前后左右方向是相對而言,參照物的不同,方向也就不同。
師:你們還有什么發現嗎?
生:東與西相對,北與南相對。
2、做游戲
師:下面我們來做游戲,好不好?
生:好。
(做找朋友游戲)
師:我說東你們說西、我說南你們說北。聽明白沒有?
生:聽明白了。
師:南。
生:北。
……
師:真棒,你們會說東道西,說南道北了。下面我們再來玩一個游戲好不好?
生:好。
(做猜方向的游戲)
師:誰愿意來做游戲?好,小明你來。
師:游戲規則是蒙住眼睛轉動,我說出你前面的方向,你說出其他的方向,聽明白沒有?
小明:聽明白了。
師:轉,停,南。
小明:左邊是東,右邊是西,后面是北。
師:對不對?
生:對。
師:你真不錯,下課后你們可以玩一玩這些游戲?
利用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獲得的認知經驗,初步感知東南西北方向是不變的,前后左右方向是相對的這一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注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同時,學會與人合作,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提出問題,進行點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再提高。通過活動促進兒童積極的情感和態度,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游戲中獲得愉快的數學體驗。
片段三:總結延伸,實踐應用
師:同學們在教室里能辨別東南西北,現在我們一起到操場上去找一找東南西北,好不好?
生:好。
(操場上)
師:請大家站到操場的中間,誰來說說操場的北面有什么?
生:操場的北面有教學樓。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利用指南針辨別的。
師:很好,下面哪位同學告訴我操場的西面有什么?
生:西面有宣傳欄。
師:你是如何辨別的?
生:我是看太陽的。
師:你真棒!那么操場的東面有些什么呢?
生:東面有辦公樓。
師:南面呢?
生:南面有科技樓。
師:大家回答得很好。不僅在教室能找到東南西北,而且在操場上也能辨別東南西北,這說明大家已經掌握了辨別方向的本領。下面請大家回到教室里,認真想一想,畫出學校的平面圖,并標出東南西北。
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教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及時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領悟知識的應用價值。
教學反思:
方向的認識,既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經驗和常識,也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圖形與位置的重要知識,這一節的目標是經歷在室外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能夠指出這四個方向能根據給出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能夠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周圍的環境。在學習和生活中找緊密聯系學生生活環境和身邊的事物,通過觀察、判斷、交流的活動,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自主學習。
一、 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自主學習
本節課開始設計幫小兔找回家的路,讓學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學生的口述活動,把少數人的知識轉化為全班同學的共同知識。接下來讓學生“找方向”和“指方向”,以加深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認識。在這里,老師充當的的只是一個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的角色,真正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
二、 游戲中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方向的知識不能完全靠學生死記硬背,在充分借助現實情境讓學生辨認方向后,我加入了大量的游戲,如:“找朋友”和“猜方向”:讓學生蒙眼轉圈,停止后告訴他面對的方向,猜出他的左面、右面、后面各是什么方向。”這樣不僅激發了興趣,加深了學生對方向的認識,而且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東西相對,南北相對。順時針的關系。豐富了教學內容。
三、 存在不足與改進措施
存在的不足:室外教學的管理問題。雖然本節課設計了許多的游戲活動,但有些學生身在一個比較大的空間里極容易被周圍的環境所吸引而影響聽課的有效性。
改進辦法:加強室外活動前的指導工作,盡量做到周密。加大組長的培訓力度。設計更貼近學生喜歡的活動,讓大部分的學生“動”起來。
認識東、南、西、北 篇6
教學內容:
西師版數學三年級(上)第47頁例1及第50頁“課堂活動”1題、練習九第1~2題。
教學目標:
1.在地圖上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位
置。
2.經歷由上、下、左、右到東、南、西、北的轉化過程。
3.能夠積極參與觀察、辨認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和表達交流的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
1、能在不同的位置認識方向,體會中心點變了,但東南西北是不變的。
2、東南西北按順時針方向轉。
教學準備:
課件(例1直觀放大圖、練習題直觀圖)
教學過程:
一、游戲活動,導入新課
1、活動:我們先來活動一下,大家一起來
(可要聽清楚老師說的話)向上指一指,向下看一看,向左拍拍手,向右拍拍手,
向前點點頭,向后揮揮手。
師:在剛才的活動中用到那些方向詞?(上下左右前后)
請2人一起面對面做游戲:向前點點頭,向后揮揮手,向左指一指,向右拍拍手。
老師同樣在說“前、后、左、右”,為什么他們做的不一樣?(朝向不一樣)
小結:看來只是用上、下、左、右、前、后來表示方向,還不夠清楚。我們還要學
習新的有關方向的知識。
2、師:生活中還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詞?(生答后板書:東、南、西、北)
對于東南西北,大家肯定聽說過吧,問:你們已經知道關于東、南、西、北的哪些
知識呢?(抽生答)
大家已知道這么多,你們真愛學習,知識真豐富。這節課我們重點來研究怎樣在地圖上辨認東南西北。(幻燈片)(板書:在地圖上辨認)
二、引導學生學會在地圖上辨認東、南、西、北
1、結合例1,學習辨認方向: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張圖)(幻燈片)
(1)投影出示例1直觀放大圖。
看看圖,讓生說說在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地方?(我看到有少年宮、新華書店…..)
(2)指導觀察圖,用上、下、左、右對圖形進行描述。
①這幅地圖的上、下、左、右分別是什么地方?(學生看圖回答)
上: 少年宮 下:新華書店 左:草坪 右:轉盤
②體育中心的上面是什么建筑物?紅光中學的左面是什么地方?
③同桌之間用上、下、左、右說一說地圖上的建筑物。
(3)在地圖上辨認東、南、西、北
師:我們除了用上、下、左、右來描述地圖上的方向外,還可以用東、南、西、北
來描述。地圖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板書: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讀一讀,記一記:邊讀“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邊做手勢。
師:理解“通常”:指大多數情況,但也有特殊,如我們學校文化墻上的“江門鎮校點分布圖”。(請同學們課后去看一看是什么圖再告訴老師)
剛才我們認識的這張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樣的方向繪制的嗎?你是怎樣發現的?(幻燈片)
生:圖上箭頭指示上面是北,所以是按這樣的方向繪制的。(認識理解“方向標”的含義)
(4)讓學生以崗亭為中心,在書本的圖上用箭頭標出東、南、西、北。
集體講評,組織訂正。(幻燈片)
(5)同桌說一說。(幻燈片)
崗亭的東面是轉盤;西面是( );南面是( );北面是( )。
新華書店的東面是( );北面有( )。
百貨大樓在體育中心的( )面;紅光中學在百貨大樓的( )面。
(6)還可以怎樣說?
2、即時練習。(完成練習九第1題)(幻燈片)
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集體訂正
三、課堂活動
1、完成課本第50頁“課堂活動”第1題
(1)觀察中國地圖,找出自己所在省的位置。
(2)找一找我們四川省的東、南、西、北面各有哪些省市?
先說說四川省周圍省、市的名稱,再說周圍的這些省、市哪些在四川省的北面、南面……(小組內交流――代表匯報――集體講評)
2、說一說:含有東、南、西、北這些方向的成語,體會“東―西、南―北”相對。
(1)想――說--展示
(2)(幻燈片)讀一讀,想一想:為什么在這些成語里,總是東和西、南和北在一起?(東―西、南―北相對)
四、鞏固練習
根據“江門中心校校園建筑分布平面圖”,用東、南、西、北來描述建筑所在的方向位置。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六、板書
在地圖上辨認東、南、西、北
上北
左西 右東
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