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整十數乘兩位數的口算
教學內容:第六冊課本第9頁例1,例2
教學對象:半山區小學三年級學生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口算整十數乘兩位數的口算。
2.能正確、熟練地用簡便方法進行口算。
3.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幻燈片,蘋果形的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
1.口算下面各題:
70×3 80×9 19×5 65×2 25×3
57×2 23×4 32×6 19×3 37×5
自己選兩題,說說口算方法。
2.出示準備題(幻燈逐題出示):
(1)10個1是[ ],怎樣列式?(板書)1×10=[10]
(2)10個2是[ ],怎樣列式?(板書)2×10=[10]
(3)10個3是[ ],怎樣列式?(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列式,并寫出得數)
(4)學生自學第9頁“準備題2”,并填[ ]
要求學生說一說“……”表示什么?找出規律,揭示課題。
(二)探索新知
1.提出問題。
(1)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王大媽制作茶葉的情景。
(2)請學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課件回答)
如:王大媽一天能制作茶葉多少斤?王大媽一天制作茶葉多少小時?
(3)從學生獲得的信息中,選擇并提出問題。
例如:王大媽一天能制作茶葉14斤,10天共制作茶葉多少斤?
2.探討口算方法。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出算式:14×10
(2)小組討論:怎樣想出得數?
(3)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例如:14×10 14×9+14=126+14=140
14×5×2=70×2=140
10×10+4×10=100+40=140
……
(4)評價:
根據學生回答,點評每一種方法,強化學生對口算方法和過程的了解。同時,用點評的方式給學生以表揚、鼓勵,增強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信心。
3.單項訓練(幻燈出示):
75×10 38×10 26×10 45×10 50×10
63×10 72×10 55×10 18×10 68×10
(1)指名說說其中幾題的口算方法。
(2)討論:
每一小題的積與被乘數比較一下,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3)小結:(由學生小結,教師補充)
10乘一個數(零除外),只要在這個數末尾加一個0。
4.深入探究:
運用課件繼續呈現茶農們制作茶葉的情景后,提出新問題。
現在有30個人在制作茶葉,如果平均每人制作茶葉14斤,她們一共能制作茶葉多少斤?
(1)出示算術:14×30
請學生思考,討論怎樣算?
(2)組織交流,并由教師評價每種方法。
學生可能會出現多種方法,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次體驗成功。
(3)試一試:口算
73×10 90×50 31×40
(4)引導并總結兩位數乘整十數較好的口算方法:
先用整十數十位上的數乘第一個因數,再在乘得的數的末尾添上一個0。(允許并鼓勵多種不同的口算方法。)
(三)課堂練習
1.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2題。
(1)先由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
(2)結合訂正過程,有意識地選擇兩、三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過程。
2.填表:第10頁第4題。
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對全體都對的小組給予表揚。)
3.解決實際問題。(小黑板出示)
(1)45乘10得多少?
(2)60個15是多少?
(3)寫出4個兩位數乘整十數,積都是480的算式。